彩票平台推荐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彩票平台推荐 委员会
第七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
陈红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前端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提高我区垃圾分类成效的建议》(第38号)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4日进行了电话交流,经综合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领导挂点督办制度、末位约谈制度,形成了领导带头、全区联动的工作态势,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生活垃圾量连续四年“零增长”和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区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前端投放和收集环节。
一、关于垃圾投放点选址和数量不合理,垃圾投放设备不够规范,有的质量较差的问题
我区根据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印发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指引》,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以镇(街)为主体开展垃圾投放点的设置和建设。垃圾投放点设置以小区为单位,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参考广州市专项设计样板,每300-500户设置一个定时投放点。要求投放点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具备地面硬底化、遮雨棚、照明设备、洗手设备,配备洗手液、擦手纸等。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区建成1892个分类投放点,形成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模式。
但是由于个别老旧小区场地条件限制、垃圾投放点邻避效应、资金投入不足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个别小区垃圾投放点设置的数量不足,不方便居民投放;有的垃圾投放点距离居民住宅较近,垃圾清运不及时,噪音、臭味给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有的垃圾投放点没有按照广州市品质化的要求建设,设施简陋质量较差。
为解决当前投放点存在点位设置不合理、投放设施破损、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突出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今年区财政安排了600多万元,对小区不符合广州市品质化要求的投放点进行升级改造,要求投放点布局合理,满足群众需求,点位建设达标美观,风格统一。二是结合全市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于6月1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彩票平台推荐 垃圾分类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逐一摸查已建的垃圾投放点,重点清查投放点设置是否合理、数量是否足够、建设是否达标、维护管养是否规范、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垃圾清运是否及时、居民投诉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要求镇(街)6月底前对点位简陋、布局不合理、设置不足以及出现舆情的,按照社区工作十二步法,认真听取居民意见,优化点位布局,更换简陋点位,建成群众满意的投放点。7月底前形成一套社区指导督促、物业精细管理、居民支持配合的可持续的管理机制,巩固专项垃圾分类常态。三是开展广州市星级投放点创建工作,按照“建设品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心化”三个方面对投放点进行规范,今年打造165个星级投放点,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带动投放点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四是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重点查处物业不履责、垃圾投放点管理不到位、垃圾混收混运等行为,落实镇街月巡查、社区周核查、小区日自查的三级考评机制,并结合厨余垃圾分类收运智慧平台,精准监管点位情况,提升投放点管理水平。
二、关于垃圾运输设备不规范的问题
我区生活垃圾清运是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的区、镇(街)、村(居)三级体制,小区内的垃圾清扫保洁和收运是由小区物管负责(无物管的由社区居委负责),资金主要由物业管理费保障。主观上物管企业为了压缩成本提高利润,客观上部分老旧小区的物管费较低,部分小区垃圾清运管理经费不足,造成“三无”车辆参与垃圾收运,屡禁不止。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将组织专项执法行动,共同打击“三无”车辆进行垃圾收运。一是城管部门加强对垃圾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混收混运”现象的执法,促使垃圾收运单位提高车辆质量。二是住建部门加强对物管企业的管理,严格物管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杜绝垃圾“混收混运”现象。三是交通管理部门加强道路管理,严查“三无”车辆,压缩“三无”车辆的使用空间。四是镇街逐步实行生活垃圾的统收统运。目前,市桥街已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实施了生活垃圾统收统运,下一步将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推广,预计年底前全街可实行生活垃圾统收统运。
三、关于垃圾分类收集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
虽然我区在垃圾分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垃圾分类收集效果上仍有不尽人意的方面,如:对前端垃圾分类投放缺乏有效监督;物管企业为了达标要求保洁人员在投放点进行现场分类,影响环境;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较高,但参与意识较薄弱,不清楚分类的原则和方式,没有在家里开展源头分类等。针对上述问题,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小区党员、义工、团员、少先队回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服务,指导和监督相关责任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二是落实环卫工人站桶引导制度。要求投放点投放时间安排1 名环卫工人站桶督导,一方面正确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另一方面及时指正居民不分类的问题。三是多渠道广泛宣传引导。以投放点为切入点,开展媒体报道、主题活动、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小礼品兑换等方式,向群众灌输分类的原则和方式,提高分类的参与率。四是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的创建工作,通过规范投放点的日常管理,强化分类投放分类收运,提高投放点的管理水平,以点带面,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的成效。五是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通过执法检查和处罚,惩戒不遵守垃圾分类的人和事,提高群众守法的意识。
对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办法,我们将以当前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在日常垃圾分类全链条精细化管理中部署落实,常抓不懈,切实提高垃圾分类的成效。
(一)关于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标准的建议。我区将根据《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指引》《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指引》对垃圾投放点的选择、垃圾投放时间安排、垃圾收集运输设备等进行进一步细化,制定标准,明确责任。一是合理规划、建设并升级改造收集桶点和转运车辆。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对于微型社区、中大型社区、超大型社区的垃圾投放点布点工作做到科学合理,噪音、废气等污染降到最低。二是提高桶点建设品质。设计采购既有统一风格,又能结合小区投放环境的垃圾投放设备,配备充足的垃圾分类收运桶。选择试点小区推进能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探索半地下垃圾投放点建设工作。投放一批密封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收运设施,逐步规范垃圾投放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分类收运能力。三是强化垃圾收运管理。根据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投放情况,合理设置收运时间,规定收运路线,达到便民环保。实施多级联动,加强收运车辆管理,杜绝“三无车辆”收运垃圾,消除交通安全卫生隐患。四是完善专项指引。针对大件垃圾、绿化垃圾、低值可回收物等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指引镇(街)和小区进行操作运行。
(二)关于加大投入,确保管理监督到位的建议。2021年,市区财政在我区垃圾分类工作投入专项资金约4000万元(镇街投入未统计),其中安排各类设施建设近3000万元,同时加大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巡查、执法工作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在宣传方面,我区按照“全社会参与”的思路,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回社区报道参与垃圾分类服务,指导和监督相关责任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二是以投放点为切入点,开展媒体报道、主题活动、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全区每季度在区主流媒体报道不少于4篇、省市不少于2篇、主题活动不少于9场、入户覆盖率不低于90%,充分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三是加强阵地建设。持续举办“全民行动日”以及中小学校幼儿园“小手拉大手”等特色活动,打造新时尚无废校园,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在巡查方面,通过镇(街)交叉互检、第三方检查、落实检查暗访制度、开展视频监管督导的方式,扩大巡查覆盖面和实时性。重点检查垃圾投放点配备站桶人员情况、垃圾分类精准情况和垃圾投放点环境卫生状况,发现问题立即督办整改。在监督执法方面,一是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完善区镇两级垃圾分类监督机制,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等社会各界中遴选代表,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社会监督和反应群众诉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感。二是持续加大垃圾分类检查执法力度,落实区、镇街、村居三级考核制度,以守点执法、巡查执法和视频监控取证等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执法,形成垃圾分类高压态势。三是关于探索运用“智能+垃圾分类”模式的建议。我区积极探索智能+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已建成区级厨余垃圾收运智慧平台,综合运用车载称重、GIS及大数据技术,利用500多个专用监管摄像头、24台收运车GPS系统,通过手机APP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厨余垃圾从投放点收集、运输车辆收运、餐厨站处置全过程实时监控,精准监管点位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前端垃圾桶智能感应、投放垃圾自动识别、垃圾收运智能提醒等系统,在投入产出比合理的前提下,推进智能化、网络化垃圾分类。
感谢您对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彩票平台推荐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