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整治无证食品经营取得阶段性成果
5至7月累计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8547个,这是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持续不懈整治无证食品经营3个月交出的成绩单。可喜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工作人员辛勤的汗水,更离不开宣传动员、打击整治和办证服务三个方面的深耕细作。
一、分类宣传,精准动员,为办证添加“润滑剂 ”
过去,业户不懂办证、房东不理办证、村委不管办证,办证部门各自为阵,办证的齿轮传动似乎老是卡顿,许可证经常“难产”,甚至“胎死腹中”,沉疴积弊,造成了无证食品经营存量长期居高不下的局面。
经过一番分析研判之后,该局决定采取“分类宣传,精准动员,各个击破,串珠成链”的策略来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将办证所涉及的人群进行梳理分类,如:经营者、场地提供者、相关管理部门等;其次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动员方式。一是积极取得各镇街支持,组织村委、流管办、经济办、工商所等部门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达成共识。主动上门与各前置部门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交流,确立工作原则,商讨工作细节,强化部门间衔接与合作。二是向各房东派发《房屋租赁方责任义务告知书》,告知其为无证经营提供经营场所将面临何种处罚,以及应如何配合承租方办证。三是组织无证经营业户召开工作会议,讲清当前形势,讲明法律法规、讲透办证流程,并派发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和《办证指引》。
二、联合整治,重拳打击,为办证安装“增压器”
过去,无证整治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走走过场,流于形式,导致不想办证、敢不办证的业户不在少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惩之下才有敬畏。该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开展无证整治行动,联合多部门开展无证整治联合行动,逐村逐户进行整治,行动共对226家无证经营场所采取取缔措施,令其无法经营,对35家无证食品经营店进行了立案查处,根据新《食品安全法》,无证经营业户将面临5万元以上的罚款,被查处者表示追悔莫及。
整治的同时,还发动协管员队伍到其它未整治区域进行宣传,通报整治形势,营造整治氛围,以求增加无证业户心理压力,促使尚未被整治的业户主动办证。整治震慑效果显著,无证业户普遍感受到了这次行动是动真格的了,再不办证就要吃大亏,于是纷纷主动前来办证。
三、进村办证,优化审批,为办证配备“助推器”
过去,由于办证涉及环节多、部门多、资料多,“谈证色变”,反映办证难、办证烦、办证没时间等情况的业户大有人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该局积极联合村委、街经济办、流管办、工商所等部门开展办证服务进村活动,到村委设立流动办证分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办证服务。对资料齐全的申请当场受理,受理后资料自动在各部门间流转,申请者不用跑部门、跑窗口,直接等取证。每个村驻点两天,办证人数较多的村还会返场。目前,已引导无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办证2205家。进村办证,将窗口下沉到最底层,把最方便的服务送到群众手中,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也极大提高了办证效率。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实施后,随之而来的是办证申请量的暴增,一度出现办证热潮。尤其是6月份,每周的发证量达700,单日发证数甚至达到200个,验收审批人员面临极大的考验。为了“保质、保量、保速”完成验收审批任务,工作人员苦练内功,全员出动,科学规划验收路线、合理安排验收时间、甚至加班验收。初夏,广州炎热多雨的天气也没能阻挡工作人员验收的脚步。正是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创造了一天发证207个的“番禺速度”,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