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平台推荐 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关于彩票平台推荐 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彩票平台推荐 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制造”向“智造”转化,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4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发展改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广州大学城管委会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于8月10日邀请提案代表进行座谈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以系统思维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化
一是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实施重点领域技术专项计划,推动“番禺制造”向“番禺智造”“番禺创造”跃进。
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起草广州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相关方案,力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区,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智核支撑。
三是制定印发《彩票平台推荐 贯彻落实〈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在全区重点领域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端装备与轨道交通产业链(含数控机床)、珠宝首饰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含皮具、美妆日化、定制家居等)、灯光音响产业链等13条现代产业链,加大对“链主”企业支持力度,研究解决重点产业链在人才、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关键资源要素供给的共性问题,协调做好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强化产业链发展的要素保障。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化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握智能制造发展趋势,鼓励引导我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项目。推荐区内企业申报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入库,争取省市资金支持,激发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动力。
二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促进中心,增强校地人才工作机构职能,专门用于服务、调度广州大学城校地资源,充分发挥校地协同创新作用。深化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效能,定期举办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广州大学城校地人才科研成果交流座谈会、广州大学城高校菁英汇等活动,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活动筹办、组织,搭建人才、项目、成果、资金等创新要素整合对接平台。广州大学城中关村·青创汇于2021年10月正式启用,作为“航母级”产业平台,为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已引入综合体项目3家,签约注册企业22家。广州大学城(广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签约项目14个,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预计年营收可达2000万元。
三是全面开展标准制定、标准提升和标准培训行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标准化、产业化力度,推进产业标准与国际水平对标达标,对获得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给予奖励,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提升,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区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日渐成熟,已建立完善乘用车产品研发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共计编制企业技术标准4000余项,其中与新能源汽车强相关的标准706项,在全国具有一定话语权。在灯光音响行业,召开对标达标专题培训暨业务推广会议4次,推进31家生产企业实现“对标达标”能对尽对,实现了成行业、成批量企业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对标达标,已完成主导演艺灯光行业标准17项、专业音响行业标准21项。
三、以引进人才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化
一是大力引进高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2021年底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区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人才补贴力度,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汽车、生物与健康、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吸引高端人才汇聚,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20年以来深入实施“广东技工”等三项工程羊城行动,培训47.8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近5亿元,惠及2万家企业。2022年以来,发动了16家企业计划报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500余人。建设番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园,围绕“青创服务、人才服务、公共服务”等三大功能,目前已引入20家企业,2021年服务企业2万家,服务人才近55万人次,致力于打造番禺青年人才战略新高地。
三是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组织召开产教对接圆桌座谈会,推动18家省市重点技工院校与30家区内重点企业签订技工人才合作培育框架及政、企、校产业技工人才培育引进合作意向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培育技工人才。深化校地合作,与广州大学共同推进“00后启航计划”,探索和实践大学-政府-社会协同“育苗-扶苗-壮苗”三创模式,培育孵化00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苗子和大学生初创项目。
四是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库,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卡1万多张,持卡人可享受免费参观景区、优先就医、安居保障、免费体检和子女优先入学等服务。实施区政府特殊津贴“名家计划”。加强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每两年最多遴选100名长期扎根我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粤菜文化、社会工作、社会科学等领域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最高给予单人5万元生活津贴。优化人才落户办理流程,将其纳入“一件事”办理,多部门集约式办理落户手续,实现全流程网办,审批时限缩短至法定要求的一半。
四、以精准招商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化
一是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除负面清单外均可采用住所自主申报制度。深化“政务直通车”服务机制,对重点企业采用“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办照问题,协助快速完成证照手续办理。
二是成立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为项目落地打通各个关键环节,提供全周期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项目落户速度。近几年来,先后引进了广汽爱信变速箱、时代广汽动力电池、芯讯通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积极支持卓远科技、东焊智能装备等区内企业增资扩产,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引入华汇科技产研总部项目落户、支持保伦电子、浩洋股份、永华红木等企业扩大生产经营,促进灯光音响、红木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放大财政资金引导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彩票平台推荐 先进制造业领域。目前,彩票平台推荐 设立总规模为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区引导基金先后出资1.55亿元,同社会资本合作发起设立了6支参股基金,撬动近10亿元社会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彩票平台推荐 项目35个,涵盖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领域,充分发挥了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外联内引服务番禺实体经济,有力支持了区内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五、以政策扶持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化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技术改造奖补政策,支持区内企业实施提质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和绿色发展等技术改造项目,2022年指导我区38个项目申报省市技术改造项目入库,激发了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自主性,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积极支持推荐我区8家企业申报2022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遴选,我区3家企业申报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等政策,树立智能制造典型标杆,力争把智能制造打造成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三是引导企业强化知识产权建设。2022年以来,共审核通过专利资助项目526件、商标资助项目48件以及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贯标项目、运营服务机构培育项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成功推荐14家企业申报第一批市保护项目。
六、以行业组织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化
发挥省机器人协会、区厂商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走出去”学习开拓视野,参观深圳机械展、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佛山顺联国际机械装备博览会等行业展览,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举办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对接会,利用工业互联网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举办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专题培训,让企业学习如何通过数字化等前沿技术手段,从而构建智能化整体研发体系,串联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数据流动连接,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率。成立民营企业投诉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招商引资、政策咨询、投诉维权、人才对接等服务。
感谢你们对我区制造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彩票平台推荐 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2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