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
王召福委员:
您提出的《优化大学城孵化服务体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双创人才小镇建设》(第19号)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积极实施我区孵化育成体系扶持政策,力促科技孵化平台加快建设与发展
我区于2016年出台了《彩票平台推荐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管理办法”),明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加快建设与发展。管理办法在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设立了9大专项扶持资金,其中奖励类专项7个,补贴类专项2个,分别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取得登记资格的给予5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对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在孵企业给予每家最长两年最高不超过4.8万元的场租补贴;在扶持众创空间方面设立了7大专项扶持资金,其中奖励类专项4个,补贴类专项2个,其他类专项1个,分别对新认定的众创空间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以及重点鼓励众创空间减免租金为创客提供创新创业场所,给予每家众创空间最长两年最高不超过12万元的场租补贴,等等。进一步助推我区科技孵化平台加快建设与发展。
二、依托大学城丰富的科教创新资源,着力打造一体化科技企业孵化链条
全区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37 家,在大学城范围内依托广药、中大、广工等高校建设健康产业基地、数字家庭基地、IC基地等国家级孵化器,依托有米科技等重点企业建设有米双创示范基地等专业孵化器。促进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加快建设,现已吸引超180家科技企业进驻,其中港澳台企业达40家。全区众创空间达14家,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大学城建设广州大学城两岸四地大学生创客空间、广州大学三创营众创空间、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基地。依托大学城丰富的科教创新资源,结合科技孵化平台的孵化培育功能,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全过程、针对性的专业化孵化服务,着力打造从团队孵化—企业孵化—产业孵化体系,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
三、发挥“1+4”产业人才政策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双创小镇发展
以“1+4”产业人才政策为抓手,大力实施“青蓝计划”,每年拿出2000万元扶持青年人才创业项目,给予项目扶持、场地补贴、融资对接、创业便利等相关支持,集聚大学城和国内外青年人才在番禺创新创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知名品牌。优化升级“青蓝计划”,以赛代评,举办2019年“我是超级创业者—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吸引近400个粤港澳地区和海内外青年人才项目参赛,遴选出130个优秀项目。自2017年起,连续3年共安排6000万元扶持超过300个“青蓝计划”创业项目,近八成初创企业落户在广州大学城创业基地和孵化器,涌现出探迹科技等一批创业明星企业。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双创小镇,打造粤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示范区提供优质人才孵化服务。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优化大学城孵化服务体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双创人才小镇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大学城管理委员会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