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工商信局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6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番禺基层委:
你们提出的《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机遇 加快推进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6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组织部、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蒋伟楷委员在10月2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区 委组织部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区。大力发展汽车制造、通用设备、电线电缆、灯光音响、珠宝首饰、红木家具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 整体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番禺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加快建设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广州大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和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孵化基地等“三园区一基地”。进 一步拓展番禺汽车城整车产业链,保障广汽新能源整车工厂二期、广汽爱信变速箱、时代广汽动力电池等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支持华工国际校区二期、广医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推进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基础设施工程,积极谋划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华南理工大学-番禺国家大学科技园区等项目。推动工业经济总部园区加快建设,积极谋划第二工业经济总部园区,为优质工 业企业、项目拓宽发展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引导企业扩大工业投资,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抓紧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为广州大学城科技创新孵化成果就地转化提供重要产业平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以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为抓手,强化与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大型军民融合企业的合作,推动区内民营企业向大型装备配套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打造直播电商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借助直播电商创新商业新模式,推动商贸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促进直播电商与旅游、“夜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依托欢聚时代、虎牙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发展直播经济、平台经济。鼓励更多制造业企业、销售企业与视频、直播平台加强合作,提升优质产品的传播力。探索在万博商务区建设直播带货基地,为直播销售活动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培育一批头部直播机构、MCN机构, 培养一批网红带货达人,构建“政、企、人、货、场”一体化平台。支持“千鲜汇”“希音”等新业态企业加速发展。
三、保持外贸外资基本稳定。继续争取上级支持申报钻石一般贸易进出口政策,落实涉企惠企政策,推动市场采购出口稳定增长。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政策变化,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通关方面遇到的困难,引导企业通过开拓替代市场、寻求关税豁免、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式降低风险。推动我区珠宝首饰、机电设备等优势产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出口。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强化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保障。
四、谋划打造番禺高水平科技创新走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布局IAB和NEM等新经济新业态。优化建设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双创小镇核心区)和广州南站地区,加快规划和建设广州大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和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孵化基地。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大学城片区建设,加速集聚人工智能、物联网、5G、VR 等数字产业,支持建设省实验室(广州)总部大楼。重点依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以及数字家庭、健康产业基地、IC 基地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空间载体,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瞄准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大力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产值效益高的优质项目,同时为高成长性初创企业、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着力培育龙头科技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壮大科技创新企业群体,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入驻我区。开发建设大学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 园,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特色产业平台。推动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等空间载体提质增效。连接各方资源,举办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粤港澳青创赛事,打造广 州大学城粤港澳青创赛事品牌基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五、优化创新环境加大企业政策扶持和发展导向。紧抓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作为、深入参与试验区建设。成立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建设工作专班,进一步优化大学城智核作用,辐射带动南岸发展,抢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先机。积极研究复制推广南沙自贸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 验区创新政策,协调推动自贸区拓区至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大力配合市大湾区办编制《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20年度工作计划及需要国家、省支持事项清单等各项工作。
六、推动广州大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领域院士专家创新产业园、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番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交流中心及辐射带动南岸发展。支持大学城新一轮片区优化等事项纳入《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市工作部署、结合《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产业导则》实施内容,初步编制《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大学城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拟出台《彩票平台推荐 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第二次征询意见稿)》。依托广州大学城片区现有资源及发展定位,研究提出“4+2”现代产业体系(“4”即四大支柱性产业,包括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数字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即培育两大新兴产业,包括中医健康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
七、加大对中小科技企及其他企业在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 目前区发改局总共收集融资企业超过 500 家。截至7月底,区内金融机构累计为2443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涉及资金136.78亿 元;落实央行支农支小支民专项资金正常放贷1043笔,金额21.5亿元,排全市各区前列。大力落实跟进产融对接工作,共举办22场对接活动,组织金融机构与超700家企业进行路演对接。加强金融政策宣讲,累计收集整理372种金融服务产品,利用区企业(招商)服务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填报数121亿元(以国家统计局核定数据为准),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建立科技创新“1+11”政策体系,实施区“1+4”创新产业领军人才政策,引导高端人才加速集聚。从2017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4亿元经费用于产业领军人才的资助、奖励和配套服务。实施青蓝计划,举办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推动青蓝大赛成为粤港澳创新创业知名品牌。
八、大力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及实验室,为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到番禺转化提供便利政策。2016年,区委组织部牵头,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出台“1+4”产业人才政策,为激活区内产业存量人才、设置了杰出产业人才、创新领军人才、创新领军团队、创业领军团队、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等重要奖项,每年财政安排近9000万元资助补贴,3年共扶持153个人才(团队),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促成人才集聚效应。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科研成果产业化园区建设,争取国际领先医药设备制造项目落户彩票平台推荐 。重点关注广州市第三脑人工智能芯片研究院产业园区项目规划,引进国内外在高性能计算、微电子技术、智能科学、脑科学、智能制造、生物芯片和精准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顶级影响力的知名院士和高科技领军专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应用,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优势,构建“第三脑人工智能、信息化与数据化”研发与产业创新平台,抢占技术领域制高点。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聚集国内外顶尖人才资源,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推进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慧城市研发应用中心、数字生命科学园、数字精准健康中心等项目在广州落地。
感谢你们对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彩票平台推荐 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