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共十九大对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又有更高的定位和要求,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还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了健康是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从小康向富裕过渡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这必然带来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的全民健康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区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但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高质量发展需求也日益增长,我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新的发展机遇。现以番禺疗养院为调研对象,结合其发展情况,对该院改革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番禺疗养院的资源优势 番禺疗养院坐落在广州市著名的大夫山森林公园西南麓,占地3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83%,自然环境得天独厚。1959年建院,“文革”期间停办,1979年复办,有近60年的积累和沉淀。目前建筑物面积4.33万平方米,主要有康体大楼、医学康复中心楼、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楼、聚贤阁和蓬莱阁等20多栋建筑。现有员工571人,在册455名,医务人员213名,中高级医疗人员100人。全院床位648张,其中医疗床位186张,健康疗养450张。 2016年,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疗养院定位为医疗机构第五类精神,番禺疗养院设置为二级医疗机构,按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管理。目前,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功能定位和社会服务需求,疗养院以“大健康、大康复、大视野、大格局”创新定位未来发展,确立了“健康、康复、医养”三条发展主线,把发展方向和业务重点放在“医院前的健康和医院后的康复”,形成“与医院结构相同功能互补”的社会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策略发展新思路。执业许可的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专业)、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功能检查科、等,并于1985年开始实施团队健康体检业务,健康管理(体检)品牌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2010年获全国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2018年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获广东省优势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流程、质量、服务各个环节在群众中均有很好的口碑。康复医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初步建成心肺康复、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脊柱康复、伤口康复、中医康复等学科,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康复合作培养了一批康复人才,是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奠定了引领区域康复医疗发展的基础。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要推进养老康复机构建设,统筹落实好医养结合优惠扶持政策,深入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加强老年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护理等机构。社会老龄化严重导致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成未来发展最具潜力的项目,番禺疗养院正在按照新趋势新定位推进健康养护养老服务落地,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完全有条件在新的机遇下实现新的发展。 二、番禺疗养院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体检业务受到冲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多元化办医迅猛发展,健康体检服务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另外,干部疗养政策的不断收紧,对疗养院原有的体检市场形成强大的冲击。(注:目前体检业务仍为上升期) (二)康复业务扩大受限。2016年康复医学科被批准成为彩票平台推荐
特色专科建设项目,2017年5月彩票平台推荐
卫计局将番禺疗养院做为彩票平台推荐
康复医院建设纳入“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将疗养院定位为彩票平台推荐
康复医联体的牵头单位。(注:疗养院康复起步较早)目前受政策影响,近2年编制冻结,人才引进及学科发展受阻,人才流失压力增大。康复医院挂牌久未获批,这些都大大地限制了疗养院康复业务的发展。 (三)医疗设备配置滞后、医疗空间不足。从2017年至2018年,番禺疗养院康复医疗业务开始呈井喷式增长,2018年上半年增长超过50%,市民康复需求旺盛,但现有医疗空间及设施不足,大部分建筑和空间不能满足康复医疗需求,现有的88张康复住院病床,患者是一床难求,急需增加床位;另外,医疗设备配置严重滞后于医疗需求,康复患者生命支持和治疗设备远远落后于区属三家医院,不能满足就医患者的需求,影响医疗业务发展。 (四)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疗养院复办40年,由80年代募资兴建疗养区开始,随着业务扩展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先后有六期建设,但缺少统一的整体规划引导,加上早期部分建筑陈旧老化,配套服务设施多年未能更新,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康复医疗和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政府发展建设资金投入少,院内基本建设的维护投入有限,从2011年至2017年院方自筹2400多万元,政府从2015年至2017年共拨入240多万元,只能用于经常使用的建筑。一些早期的建筑因资金缺乏而长期空置荒废甚至成为危房。 (五)未来发展定位和整体规划尚需明确。当前,出台的医改方案对保健疗养事业并未涉及过多,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体系的深刻变革,也将对疗养院带来全新的变化、全新的挑战和全新的要求。但政府对疗养院宏观管理、宏观政策支持、业务标准制定、内涵建设指导上相对弱化,对疗养院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整体规划不明确,尤其目前疗养机构面临改革,未来机构去向不明,加上整个院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多期改扩建造成目前布局很不合理,利用不优化,这些都将影响疗养院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大卫生、健康中国、医养政策相继出台,“全民健康”、“全生命周期健康”被广泛推进,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新时代,疗养院也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和养老需求,都给我区疗养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发展前景广阔。 办法: 三、几点建议 (一)明确番禺疗养院的定位及规划 依托大夫山大健康生态环境,发挥疗养院医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及康复医学、医养结合产业,采用“医、养、健、康、护”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定位于“小综合大专科”的现代医疗机构,立足于建设“三级康复医院”,着力构建“两院两中心”新格局(两院:疗养院、康复医院,两中心:全民健康促进中心、彩票平台推荐
康复医学中心)。同时整合天然资源优势,引入省、市知名医疗品牌,共建高端医疗中心作为远期规划目标。做好整体规划,分期推进,打造高端健康基地。 (二)打造由单纯体检转变为全程健康管理模式 与专业医院合作,引进专科医疗技术团队,进一步配置高端医疗设备,支持疾病早期风险筛查,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及干预。提升体检的信息化水平,做好检后跟踪服务,减少人们慢性病的发生,力争把番禺疗养院的体检业务由单纯的体检扩展为检前、检中和检后的全程健康管理模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体检服务。 (三)推进“旧楼”改造和环境提升,建设“康复医养区”。 一是争取在1-2年内,将小桃园区、小蓬莱区、聚贤楼等旧建筑列入计划进行整体改造,同时优化周边配套设施,提升园林景观;二是全面改造康体楼及周边园林,加增医疗及医养床位200张,以缓解近期的床位紧张状况。 (四)寻求多方合作,规划共建“康复医疗中心”。 在3-5年内,积极探索区政府、区国有资本及社会资本、疗养院PPP模式,争取省、市等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借力大型三甲医院技术支撑,合作共建具有400张床位的“三级康复医疗中心”(康复大楼),填补我区无康复医院的空白,完善番禺地区康复医疗的功能布局和三级康复医疗机构网络建设。 (五)突破瓶颈,解决“牌子”和“人才”两大难题 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到疗养和康复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医养结合是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及早谋划,突破瓶颈,一是想办法解决“两个牌子”(番禺疗养院、番禺康复医院)问题,二是解决高端医疗人才缺乏难题,切实做到“引得进”和“留得住”人才。 总之,建议政府加大力度、尽快推进番禺疗养院的升级改造和全面提升,打造番禺独一无二的集健康、康复、医养于一体的高端医疗高地,促进我区健康康复事业跨越发展,造福番禺人民,增加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