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提高河涌管养成效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由: 一、河涌整治是农村生态建设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中,生态宜居是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迎亚运至今的10多年时间里,我区投入了巨额资金实施河涌综合整治。同时,从市、区、镇街、村实行“河长制”加强了河涌管养,河涌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乡的环境质量也显著提升。整治后的市桥河及不少农村河涌,成为群众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河涌整治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虽然坚持了10多年的河涌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真正实现“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除了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外,河涌管养质量不高、缺乏群众参等也导致河涌整治效果强差人意。例如,河涌堤岸绿化带被铲除种菜,河岸堆积建筑余泥杂物等,河涌环境未能达到净化、美化。 一、加快完善截污设施。目前,全区都在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镇街也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但两者的进度不一,因市政污水主管网建设未完成或未开通,影响农村截污支管网接入。因此,需要加强规划,划片区同步推进,加快市政污水管网与农村污水支管网的连接,实现建设一片,截污一片,从源头上减少污水流入河涌。 二、提高“河长制”工作成效。目前,全区正开展黑臭河涌违建整治“百日行动”,全面清理河涌违建行为。但要保持整治成果,确保不会死灰复燃,必须提高“河长制”的工作成效。受生活习惯影响,农村中多占多用的观念根深蒂固,屋前河涌岸边的公共地方在部分群众眼中认为是自家地方,堆放杂物就成为常态。而目前村级落实“河长制”主要依靠村干部,村干部面对村民乱堆放、乱搭建的现象,因为各种原因不敢管,不愿管。因此,为提高村级河长的工作成效,需要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考核机制,把考核成绩与村干部年终“百分奖”挂钩,实行“奖优惩劣”。 三、增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目前,河涌管理已下放到镇街,区财政每年对各村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具体的养护工作依靠各村委实施。对目前河涌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分类施策。对乱搭建问题,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清除。对乱堆放、破坏绿化的行为,单从处罚来处理难以收到实效。要把河涌两岸绿化和堤面道路“管起来”、“美起来”,就不能忽视群众的参与。可以参照“门前三包”的做法,给临河涌的群众划定一定的责任区域,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区、镇街、村)对责任区群众给予一定的补助,把对村委的河涌管理补助经费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直接补助个人,落实河涌两岸绿化和堤面道路的管理责任。还可以采取试点带动的模式,对各河涌绿化带作统一规划,鼓励群众参与种植,定期组织评选,对坚持花草养护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激励措施,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河涌的管养,把一条条河涌打造成一道道花带,形成河岸有树、树下有花的生态景观。 四、发展休闲创意产业。随着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水对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有密不可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模式及观念,把河涌整治赋予更多功能,集防洪、排涝、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番禺岭南水乡的资源,对河涌岸线地域作适当规划,引进社会资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农业观光等产业,实现以河涌生态引进产业,以产业促进河涌管养的良性循环。 |
问题答复: | 杜启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河涌管养成效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9月26日,我局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交流。经综合各镇街、区科工商信局、区河长办(区治水办)、番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加快完善截污设施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而治水的根本在于控源截污。截至2018年9月,全区共建成约800公里污水管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三期实施共计119宗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49宗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42宗截污部分已基本完工,并逐步通水运行。其余7条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年底前初见成效;加快推进洛溪岛污水管网首期工程、南浦岛污水主干管网工程等污水主干管网建设,力争2020年完成。对于周边管网暂时不完善的区域,目前采用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方式就近处理,保障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下一阶段,我区将完善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加快截污工程建设及查缺补漏工作进度,逐步取消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生活污水收集至污水管网后统一输送净水厂进行集中处理。 二、提高“河长制”工作成效 在加强村级河长考核方面,在2017年我区已制定并印发了《彩票平台推荐
河长制考核办法(试行)》,明确由镇街级河长对其责任河湖的村居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每年度进行一次。对于提到的“考核成绩与村干部年终百分奖挂钩,实行奖优惩劣”的建议,河长办将会同镇街积极进行研究,尽可能吸收纳入到村居级河长履职考核中去。 三、增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在河涌管理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首先是要做好“爱河、护河”的宣传。一方面通过村居宣传栏、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信、微博等平台,宣传河涌治理和污水处理小知识,以加强群从对治河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派发传单、悬挂宣传横幅、举办“爱河护河”活动等方式,提高群众保护河涌的意识。只有让群众充分了解到治河的重要性,得到群众的支持,我区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才能有效推进。 关于提到的“参照‘门前三包’的做法,给临河涌群众划定一定的责任区域并直接给予补助”的建议,由于临河群众较难落实对临近或其他群众的管理责任,所以对于河涌两岸乱堆乱放、破坏绿化等行为,主要还是要依靠镇街和村进行管理。 关于“鼓励临河群众参与种植”的建议,对河涌绿化景观的建设最好是由镇街或村进行统一规划,并配备固定的养护队伍,如由群众参与种植,有可能会带来滥种、乱种和争抢种植等现象,反而会给河涌管理带来困难。 现时我区大多数河涌仍不具备河涌绿化带规划建设条件,历史沿河村民住房数量大,需对河涌进行全面整治后方能考虑绿化带建设。因此,眼前迫切需要群众参与的治理河涌行动主要有:不往河涌扔垃圾、不占用河涌、配合污水治理工程开展,参与污染源举报等。 四、发展休闲创意产业 番禺是珠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区,多个景区(景点)均与河涌水体相邻,独特的河流和水文特征、众多的河网和宽广的水域,制定生态水系整体规划蓝图,推进我区“生态水城”建设,同时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对全区的活水调控、雨洪蓄排、湿地净化、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开发和滨水人文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设计和规划,从而将彩票平台推荐
打造成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环境自然生态、水文化异彩纷呈、水管理高效科学、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水和谐的生态旅游城市。 根据提案中的建议,结合我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际,为继续做好景区(景点)河涌岸线休闲生态廊道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如下: (一)在适当的地点,考虑建设登高观景台、亲水平台等设施,提供旅游观光娱乐悠闲场所。 (二)扩大绿化种植面积,种植具有观赏性和遮荫性双重作用的树木,以吸引市民、摄影爱好者前往观赏。 (三)完善和优化慢行系统及相应的公共卫生、商业配套系统等。 通过建设更多具有亲水性的景观漫游休闲带,包括绿道驿站、岸线景观台、亲水码头、木栈道、步行径、人行小桥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近距离感受岭南水乡好去处。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2025十大彩票平台推荐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