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 关于完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推动“十三五”民生建设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内容:2016年,彩票平台推荐
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向全新的发展格局,民生大事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事情,伴随着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的趋势,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未来我区的医疗服务系统必须做好相应的改革和升级转型,“十二五”期间,我区的医疗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一部分镇级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社区医疗建设开展有所作为,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发挥作用,人民群众看病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医疗体系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公立医疗体系模式在世界各国中,面对如此广大的人口基数,在社会发展程度有限的情况下,创造的成就是不可否定的,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和卫生健康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彩票平台推荐
的医疗体系建设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但现阶段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医疗卫生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例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医患纠纷,医闹事件始终存在,部分群众对于医疗服务不能够理解,不满意,总是抱怨看病排队时间长,疾病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就彩票平台推荐
的现状来讲,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需要的医疗资源就更多,再加上社会整体的老龄化趋势,二孩政策全面开放,我区的医疗压力成为我们必须尽快面对和改善的问题。经过调研,和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都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和询问,发现问题的主要核心点还是资源问题,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不了群众日趋提高的健康标准和就医要求!首先是资源分配问题,在我区,各镇(街)的医疗单位水平参差不齐,越高级别的医院,越容易出现患者排长队,等待时间长,特别是老年患者,不能确定为急诊的情况下,病情和身体都存在压力,由于患者较多又造成了单个患者就医时间有限,部分镇级公立医院却存在门可罗雀现象,政府投入的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社区门诊等基层医疗服务也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小痛小病也要去大医院,如果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让群众更放心,可以有效的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更好的解决我区医疗服务分配的问题,不要让小病、小问题都集中到大医院。关于我区的基层医疗服务建设,需要完善的地方,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提高基层医疗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社区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和提供服务的定位标准,树立以基层医疗的高质量服务意识,让群众认可社区医疗。2.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基层医疗工作点必须和公立医院在管理和人事上建立好从属关系,对医护人员不能区别对待,保障与本部之间做好定期的人员流动,让专家能够到基层中去,也让基层医护人员有机制回到本部深造,医护人员的发展和待遇有了保障,基层医疗水平才能逐步提高,群众才会逐渐选择并信任基层医疗机构。3.利用好市场机制,推动民营医疗企业参与到我区的基层医疗工作之中,鼓励支持并引导民营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档次,吸引各类群体,缓解公立医院的压力,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多元化的需求。我认为,“十三五”期间,要做好我区基层医疗的发展工作,必须要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必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只有建设出一支优秀基层医疗队伍,才能够让人民群众选择和信任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才能够有效的分配好我区各镇(街)的医疗资源,将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提升到可以有所担当,甚至独当一面的层次,在基层就能满足群众的大部分需求,推广高层次的健康卫生理念,更全面让全民都能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
问题答复: | 吴伟民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推动“十三五”民生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一、多管齐下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水平(一)落实全科医师培训。2008-2010年,招聘118名本科毕业生到广州医学院接受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3年起,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任务繁重、人员急缺的情况下,安排18人参加暨南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选送17人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项目,1人参加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学员项目,20人参加为期1年的全科中医师转岗培训。(二)组织实施年度培训方案。各专线机构、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按要求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班,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团队服务技能,组织全科医生定期参加不同形式的学术沙龙、病例讨论会。与区中心医院等大医院合作,选派社区医务人员到上级大医院为期1-2月的进修培训,2015年共安排94人次到大医院进修。今年,考虑与北京市新街口、方庄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进修、培训。(三)落实大医院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区和镇(街)医院中级以上医师多点执业的方式,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人员比例不足的问题。钟村医院派驻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到石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韦涌站坐诊,区中医院安排中医内科医生到中心坐诊。(四)开展医德医风培训,提高服务意识。2015年,对新入职的120余人开展医德医风及岗位职责培训班,使新入职人员对社区服务工作岗位职责的认知,尽快转换角式,投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二、建立帮扶机制,提升业务水平。(一)建立对口帮扶机制。16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与区中心医院和区中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和技术帮扶合作协议,对口医院对社区转诊的病人建立快速便捷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转入病人提供预约门诊检查、组织会诊及协调处理住院事宜等服务,实行“一单通”等资源共享,使病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二)聘请退休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为解决社区无“名医”的难题,多途径聘请19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开诊或创办名医工作室,拓宽服务范围,增强吸引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三)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探索建立运行医联体。建立了区中心医院及何贤纪念医院两个医联体,形成上下联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了与大医院的相互交流,医务人员定期上送大医院进修、学习,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对减轻病人医药费用负担。如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中心医院开通双向转诊病人的“绿色通道”,影像科实行了远程诊断。病人在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片后,由区中心医院负责诊断报告,减少了病人的来回奔波,为病人入住大医院提供了方便。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提高人员待遇。(一)分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人员身份。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每万服务人口配备8名人员的标准核定总编制1150人。截止2016年6月底,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909人(含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33人)。其中,竞聘142人、公招395人、选派266人、借用73人。根据相关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平均薪酬总额一直按平均12.5万元核发。为留住人才,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身份”问题,拉近与周边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待遇。区卫计局积极协调区编办、区人社等部门,对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三类人员分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员不再从医院委派,聘用主体由医院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以来已通过正式公开招考的社区工作人员直接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人员,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管理。(二)探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待遇。探索在统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结余的基础上,按不高于本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标准水平的20%调整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探索按省进一步加强基层机构运行机制方案要求探索全收全返模式,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四、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满足多元化需求。2014年底,规划建设的61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全部建成。2015年底,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2间,其中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有5间,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9.6%,服务人口占4.4%。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结合我区开展村卫生站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村卫生站转型为其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截至2016年6月底,已有65间村卫生站转型为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所属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占机构数已升至57.8%。下一步,区卫计局将继续探索引入有实力、诚信的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方便村(居)民享受优质、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非常感谢你对我区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2025十大彩票平台推荐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