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提案 |
问题内容: | 理 由: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各级政府也将“促进和稳定就业”纳入民生工作重点,加快农民转移就业既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也是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底,我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7.1万人,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中男性为52%,女性为48%。农村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占40%,30岁以上的(男性不超过60岁,女性不超过55岁)占60%。农村劳动力学历为高中、职中中专及以下的占80%,大专学历的占13%,本科及以上的仅占7%,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农村劳动力镇街分布情况中石楼镇占23%,南村镇11%,石基镇10%、化龙镇10%,上述4个镇街农村劳动力分布合计占彩票平台推荐 期末总数的54%。 彩票平台推荐 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七成以上被调查农村劳动力已实现就业,就业率70.9%。大部分劳动力已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从事自有农业生产的仅占4.4%。从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行业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占用工需求的前三位,为我区农村劳动力最主要的从事行业。未就业人数占29.1%,其中63.7%的人有就业愿望。农村劳动力就业择业受家庭影响因素较大,无就业愿望中46.6%的人以照顾家庭为由放弃就业或不愿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表现在:一是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大。随着彩票平台推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转出污染,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集约整合模式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进驻并带动了本地劳动力就业。与此同时,企业用工需求更侧重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特别是生产加工类行业对技术工人、一线操作普工及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大。二是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低、缺少技能。从我区农村劳动力现状看,80%的人员只有高中及以下学历,参加过培训并持有职业资格证的仅占16.5%。 (2)农民技能培训的实效性不强。职业技能培训缺少规划部署,适合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项目较少,实用性不够强,技能培训促就业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 (3)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较差。据调查统计,我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在现岗位能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超过5年的仅占33%,67%的已就业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可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偏低。主要原因:一是盲目选择就业。二是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 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然近年政府不断思考户籍制度的弊端,甚至试点启动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将向居民统一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的改革,但二元化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各种不公平仍在继续影响。虽然番禺在就业创业政策方面已出台《关于印发<彩票平台推荐 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法>的通知》,消除了城乡差异,但在某些方面如教育、社保、医疗等方面仍存在不同,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选择权和被选择权上与城市劳动力享受不一样的待遇。 (2)城市扩张吞占耕地,工业生产外移 番禺已经成为经济总量超千亿元、实有人口达300万的现代化城区,城市化率达85%,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由此产生的城市扩张、居住用地增加、耕地的减少、工业生产线的外移等问题出现,使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陡增,特别是依靠地理优势而崛起的房地产业,吞占了大量的耕地,由此产生出一大批失地农民,并产生出大量因失地农民失业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番禺城市化发展影响,高物价造就的高人力资源成本使得部分厂企把生产线转移至区外,令部分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随之消失,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 (3)传统现场招聘形式的人力资源市场萎缩 据彩票平台推荐 人力资源市场的监测数据,彩票平台推荐 劳动力资源持续萎缩,加上农村劳动力不熟悉网上招聘,在双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劳动力市场影响企业的招用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因主客观的因素影响,不愿意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只选择管理岗位工作的择业习惯,加深对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加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难度。 (4)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职业技能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低学历、缺乏技能的问题突出(特别是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这种状况不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难以达到成功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需求。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劳动技能简单、劳动强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影响了劳动者自身的积极性和信心,导致转移就业效果相对较差。农村劳动力对自身权益知情权比较忽视,对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的认知度不高,主动了解就业政策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即使符合相关政策条件,也因沟通渠道不通,未能得到相关政策的帮助,没有利用政策促进就业和创业。
办 法: (1)突出政策扶持,促进和稳定就业 在政策范围内,区政府要适度调整本区就业及技能培训政策,扩大政策惠及范围和提高项目补贴标准,将新成长劳动力纳入受惠人群,将公益性岗位、职业介绍、社会保险、创业培训、创业基地建设等项目纳入政府财政补贴范围,特别在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参加技能培训方面提高补贴标准,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功创业且稳定就业、创业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视情况给以奖励,以提高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的积极性。 (2)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现代服务业具有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等特征,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从我区就业状况看,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政府需要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促进作用。 要以就业为导向,拓展现代服务领域的培训项目,重点面向农村劳动力及新生长农村劳动力,通过针对性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3)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实现就近就地转移 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约有60%左右的劳动力因知识层次、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转移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因此,区农村办要结合农村劳动力特点,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发挥其优势特长,因势利导促其转移就业。(1)扶持乡镇企业发展,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2)鼓励和帮扶创业,发挥创业倍增效应。(3)探索建立村(社区)工作坊,促进农民灵活就业。 (4)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就业及创业能力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这种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区人社局要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原则,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5)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延伸服务进村到户 区政府要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手段,通过完善就业服务和信息管理两个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外出就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 |
问题答复: | 谭栋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关于突出政策扶持促进和稳定就业的问题 我区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目前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居民在就业培训政策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我区先后出台了《彩票平台推荐
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法》、《彩票平台推荐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彩票平台推荐
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公益性岗位申报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办法》等政策,今年4月再次调整区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法,对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创业扶持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扩大了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如,从 二、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就业吸纳能力问题 我区在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2014年我区三产结构优化为1.8:35.2:63。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2014年本区农村劳动力调研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从事自有农业生产的仅占4.4%,从事第三产业的约占59 %。我区一批重点项目,如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番禺万达广场、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带、珠宝产业园区、国际展贸城、国际创新城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建设,以及长隆旅游度假村、莲花山、宝墨园、沙湾古镇、海鸥岛、石基红木文化街等旅游景点的开发,带动了商贸、物流、住宿、餐饮、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2014年,广东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放心酒交易中心落户我区,承办了广州国际美食节和番禺珠宝文化节,“食、住、游、购、乐”功能要素加快集聚,更好地发挥了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 与此同时,我区注重对现代服务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2014年6月,市区两级财政投入5400多万元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投入使用,其中现代服务业板块设有现代酒店管理和家政服务两大实训中心,配备了多媒体按摩点穴人体模型、婴儿智能互动教学模型等先进设备,可开展餐厅服务员、中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景点导游、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等各类培训,2014年新开发了咖啡师、茶艺师、中医药膳制作等12个工种,目前培训工种共有46个,基本满足服务行业的培训需求。此外,区人社局与长隆酒店等4家现代服务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定点实训基地,开展双向定点培训,加快培养适合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2014年,共开展服务行业各类培训14586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5489 人。2015年,我区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还将启动建设长隆三期,建设中国国际酒类商品交易中心、华南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番禺红木文化街,等等。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人才,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更好地带动和促进就业。 三、关于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近转移就业问题 我区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帮扶农民转产转业。如,2014年建有自营平价商店20家,进一步完善了供销社农超对接物流配送体系;开展“暖企暖镇街”活动,“五园一镇一基地”[1]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建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2014年农业总产值44.93亿元,增长1.4%,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8元,增长10.3%。农村经济发展较好地带动了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区人社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扶就业。一是把招聘会开到家门口,方便村民求职。全区各镇街每年都举办1至3场招聘会,发动周边企业提供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今年上半年,举办各类招聘会46场,其中镇(街)招聘会24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为5.8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二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各镇(街)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求职的村民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和技能培训,举办各类适合村民就业的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如,开办淘宝网店、汽车维修创业培训,对学员提供经营指导,增强了培训实效。今年上半年,本区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7918人,其中转移就业7302人。 2015年,我区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如,重点建设莲花山中心渔港和现代蔬菜园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统筹推进南村镇里仁洞村、沙湾镇福涌村、石楼镇亚运城、大龙街新水坑村4个农村新社区试点建设;制定海鸥岛及周边地区连片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先期开展岛内环境综合整治、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计划筹建石碁民营企业工业园,推动石楼镇大岭村菩山工业园等18个村级工业园试点升级改造,等等。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 四、关于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问题 区人社部门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广泛发动并组织村民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一是开发适应性强的培训项目。2014年以来,共开发23个新工种培训项目,包括珠宝首饰营业员、物业管理员、面点师、家庭妇婴护理员等培训,目前可开展各层次的培训项目93个,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二是实施分类培训与指导。针对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的村民,结合社区岗位需要,量身定制开展物业管理员、社区保洁员、保安员等培训,积极引导村民参加社区岗位(如养老护理员、月嫂等)培训;针对年轻村民引导村民参加技术含量高、社会急需工种的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村民进行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帮助村民自主创业,并带动其他村民就业。三是采取送教上门的培训方式。为便于村民学习,培训机构把课室办在村民的家门口,利用农闲或休渔期开展培训,如石楼镇培训课室设在四条渔村附近的莲花山小学,大学城农村劳动力培训课室设在新造成校和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培训课程适合村民学习,教学方式以实际操作为主,深受村民欢迎。2014年以来,先后开展养老护理员、花卉工、面点师等各类培训班168期,培训农村劳动力7200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0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领域的培训项目,重点面向农村劳动力及新生长农村劳动力,通过针对性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五、关于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延伸服务到村入户问题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全区16个镇(街)263条村(社区)已建立与市、区互联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基本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镇(街)就业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区就业工作考核范围。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按照规范化要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多项服务,有效帮扶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2014年全区共创建124条充分就业村,创建率为80%;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参加培训率达90%以上,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服务率均达100%。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完成“番禺就业”网站功能改造,实现网上预约业务办理,村民可通过镇(街)劳动保障中心或村工作站的信息系统,及时查询全区的就业、求职、用工需求等信息;开通番禺就业、培训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招聘会、就业培训等各类信息,并可在线报读培训课程;以市桥、南村等5个镇街作为试点,推进区、镇(街)两级自助求职系统,求职找工更加方便快捷;新开发企业与求职人员远程视频招聘系统,实现视频招聘系统与自助求职系统联动,节省了供求双方的时间,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委员的提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提升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努力为本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五园一镇一基地:“五园”是指岭南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淘商城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园、有利电商园、海伦堡创意园、五湖四海创意园;“一镇”是指南村镇“淘宝镇”,包括里仁洞村、坑头村、樟边村三个“淘宝村”;“一基地”是指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