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弘扬番禺历史文化,擦亮大夫山旅游景观名片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大夫山森林公园是广州地区的天然氧吧,占地9000多亩,为广州著名景区,是珠三角不可多得的一道天生旅游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入园人数有500多万人次,尤其在重要节假日游客量倍增。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在市政和园林部门的悉心管理下,园内的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园内的活动项目也日臻完善和丰富,赢得广大游客的肯定和赞赏。 据了解,大夫山森林公园内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如主峰的宋代烽火台遗址(是古代传递信息用的军事设施);黎巨川古墓群(为明代黄牡丹状元黎遂球的祖墓);七盏灯伦氏祖墓(为明代广东著名状元伦文叙的祖墓);还有“水银姑娘”的故事等等传说。这些人文景观,是宝贵的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遗产,彰显番禺独特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番禺2000多年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魂。因此,应该成为番禺历史文化的传播窗口和一张靓丽名片。但目前,作为珠三角地区的著名景区,大夫山森林公园的人文景观却利用率不高、知晓率偏低,且经初步考察发现,大夫山景区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节假日更加明显,如无牌小贩乱摆卖阻碍交通,无牌经营的自行车租赁店铺缺乏安全监管,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存在较严重隐患。 中共彩票平台推荐 委在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把文化旅游作为我区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我区在2013年荣获了第二届国际旅游品牌营销年会的“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名区”称号,并作为唯一获评该称号的地区赢得了高度评价。 随着旅游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旅游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并领略该地区悠久灿烂历史,品味其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的诉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通过对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梳理,深挖文化内涵,把文化资源转变成旅游产品,不断提升区域价值,以此反哺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设施,对于传承和保护区域历史文化,助力区域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促进文化的广泛传播,擦亮旅游景观名片大有裨益。 大夫山占地9000余亩,目前有很多地方可用于设立可观性的文化景观,以作为弘扬番禺历史文化和体现番禺历史文化沉淀的场所。鉴于此,为了弘扬番禺历史文化,擦亮大夫山旅游景观名片,建议应加强管理,设立番禺先贤雕刻群、番禺碑林等设施,使游客进一步了解番禺、认识番禺,帮助人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大夫山森林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内涵,同时,可作为我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使大夫山森林公园成为2015年广州市政府推广旅游经济文化年的一个标杆景区,为和谐广州、美丽番禺添光彩。
办 法: 一、深挖大夫山历史文化资源,设立“番禺先贤(塑像)园(廊)”及“番禺碑林” 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大夫山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场地,在大夫山森林公园内设立以下人文景观或设施:一是番禺先贤雕塑群。可包括:如屈大均(岭南三大家之首),高奇峰、高剑父、陈树人(岭南画派创始人),朱执信、史坚如(辛亥革命先烈),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广东音乐何氏三杰),陈显良(红巾军首领),黄省三(广东省名中医),何炳林(科学家),冼星海(音乐家),黄啸侠(一代武术宗师、抗日大刀法始创人),何贤(爱国侨领)等一大批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番禺先贤。二是番禺碑林。可把番禺历史上有影响及有代表性的诗词造碑林,以供游人学习观赏。 二、将景区内的聚秀湖岛改造为“十香园岛”,彰显自然景观特色 自然景观除了给予游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之外,清新自然的植物香味更能带来味觉上的独特感受,彰显岭南文化的韵味。十香园是岭南画派的纪念地,曾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美术人才,当中以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和陈树人为代表。将尚未开放的聚秀湖岛改造为体现岭南文化的“十香园岛”,其中,“十香”即为十种有香味的植物(如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米仔兰、白兰、含笑等),可让游人更多地感染到岭南文化的艺术氛围,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 三、加大景区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管力度 一是建议治安、城市管理、交通、工商、环卫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工作对接,形成各项管理工作的联动机制,在整顿交通、维护园区秩序的同时,强化日常监管,严禁无牌照流动摊贩在景区周围随意摆摊设点。 二是加强对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监管。规划行业管理,严禁无牌照经营;研究制定园区安全行车制度,统一纳入园区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
问题答复: | 梁小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番禺历史文化,擦亮大夫山旅游景观名片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制定公园人文景观项目实施方案。大夫山森林公园(下称:公园)内人文景观非常丰富,目前有适用于设立可观性文化景观的地方,以作为弘扬番禺历史文化和体现番禺历史文化沉淀的场所。为此区城管局已制定了公园人文景观项目实施方案,并结合区领导和区文广新局的建议,参照沙湾广东音乐馆建设模式,邀请有关专家担任顾问组成员指导实施。具体拟建设的人文项目景观分别为番禺先贤雕塑群(或称:番禺名人雕塑园)、番禺碑林(或称:番禺名篇书法碑林)、番禺十香园岛(或称:番禺岭南画派“十香园”、“春睡画院”、“蝉嫣画室”)。 二、规划和宣传推广。建设公园人文景观项目,并以此为平台宣传、弘扬番禺历史优秀人文,培育广大市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高效优化利用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打造番禺文化品牌,提升番禺旅游品味,促进我区森林生态资源的健康发展。区旅游局将公园作为“番禺新八景”、“番禺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进行重点宣传推广。通过自办媒介、展览会、推介会及其他媒体合作等平台进行宣传。 三、加大景区内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园内治安防控及交通疏导管理的工作。区城管局将加强园区安保工作的力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每逢节假日,区公安分局将加强对公园内外的治安防控和交通疏导工作,不断完善公园周边的视频监控和交通道路设施。二是加强对自行车租赁行业及周边流动商贩的监管。为方便及鼓励游客租用园区内自行车骑行,区城管局在园区增设自行车租赁便民服务点。同时加强打击园外周边无牌照经营租赁自行车及流动商贩。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