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扶持集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我区尚有大量未经市场企业登记的农村集贸市场,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不善,在卫生、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我区城市化进程很不协调。但这些市场又是属地群众每日“菜篮子”、“米袋子”的必需的交易场所。为此,建议将我区农村集贸市场纳入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使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加协调。 一、基本情况 我区农村地区的未经市场企业登记的集贸市场有68个(根据2012年新修订的《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从90年代延续下来的市场登记被取消,市场实行企业登记。目前,我区共有79个农贸市场,46个专业市场,68个临摆点。其中已有100个市场进行了企业登记,25个还没有进行登记,68个农村集贸市场都没有进行市场企业登记),因为市场设施不达标、消防不过关等原因,无法进行市场企业登记。经区工商分局积极协调下,2009年区府办下发了《关于彩票平台推荐 整治无证照经营工作的意见》(番府办〔2009〕48号)。根据该《意见》的相关规定,这68个集贸市场经备案后成为自产自销摆卖点(以下简称摆卖点),区工商分局对场内经营者发放营业执照,解决了无照经营的首要问题,但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二、存在问题 我区经过连续十几年的创卫、创文、迎亚运等大整治行动后,市容市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已经跃居广州市的前列,市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成功,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建设宜居城市、保证食品安全等工作有了更高的期望。目前,农村地区摆卖点规范化建设工作,是我们建设幸福新番禺、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极薄弱环节。 (一)基础设施落后。这些摆卖点的设施,普遍不符合广州市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的规范要求。市场内没有消防安全措施,安全通道建设不规范,场内业户随意占用通道用于摆卖,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市场内及周边未设置充足的卫生设施,垃圾污物随意堆放。熟食(烧腊)等散装食品的经营设施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食品安全工作未能予以落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及广州市的相关规定要求,市场内食品经营户应当建立并落实食品进货查验登记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进(销)货台账》,对每批次食品要索证索票;市场开办者要建立食品检测室,每天对市场内经销的食品进行抽检;市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市场内食品经营户经营行为的监控。以上这些要求,在摆卖点内大都未能予以落实。摆卖点内食品来源不明、无法实施追根溯源,食品质量无法保证,严重威胁到周边群众的健康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极易发生重大事故。 (三)市场开办者疏于管理。摆卖点的开办者,皆是当地的村居委会。开办者只重视经济收益,却疏于对市场的管理。摆卖点内未能建立并落实市场管理工作制度,缺乏必要的卫生保洁和管理人员。摆卖点内污迹遍布、污水横流、垃圾乱堆,卫生条件极差;经营户在摆卖点内随意摆摊设点,肆意占用公共通道,经营秩序极度混乱;摆卖点周边随意停放车辆,交通秩序无人维持。
办 法: 现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我区内的摆卖点,既是周边群众日常消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食品流通的主渠道功能,关系到周边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是农村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地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是建设幸福新番禺、让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分享我区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载体;此外,还是保证我区创文复检工作万无一失的重要基础,是消除创文迎复检“黑点”的重点场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其他地区的有益经验,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落实属地管理,夯实市场硬件基础 彩票平台推荐 委区政府在《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番发〔2009〕1号)中提出了“支持镇村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的要求。因此,集贸市场硬件改造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亦是推进集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必要途径。在推进集贸市场硬件设施改造工作方面,建议做好如下三项工作: 1、建议区委区政府把集贸市场硬件改造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镇(街)政府亦要把集贸市场纳入镇(街)村容村貌改造工作规划中,从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和其他扶持农村发展的资金划拨专项资金支持摆卖点设施改造扶持工作,并实行专款专用制度,保障资金来源。 2、集贸市场开办者要切实落实管理责任,采取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方法,力所能及地筹措资金开展升级改造。 3、相关职能部门(如规划、建设、消防等)要对集贸市场硬件改造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主动指导集贸市场开办者做好场地选址、建设规划、消防布置等工作。 (二)设立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第一管理者监管职责 集贸市场(农村地区临摆点)开办者是当地的村委会。作为其主管单位,属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责任、也有办法来落实好市场开办者的“第一管理责任”,开展对市场内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1、建立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并予以落实,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维护摆卖点内的卫生环境、摆卖秩序等。 2、落实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组织经营户建立健全《食品进(销)货台账》,落实对每批次食品的索证索票;按规范标准建立食品检测室,每天对市场内经销的食品进行抽检。 3、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加强监控市场内食品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及时发现市场内的违法经营行为并予以制止。为进一步督促集贸市场开办者落实监督管理责任,改变部分集贸市场开办者“只收钱,不管理”的现状,建议区政府牵头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完善一套监督管理考核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责任,细化考核标准,落实考核机制,通过成立集贸市场监督管理考核小组,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开展联合考核工作,对各集贸市场管理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定期予以全区通报。此外,为确保考核工作不流于形式,可把考核结果纳入镇(街)班子综合考核中,对于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扣发相应奖金。 (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根据《广州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本级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经贸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市场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指导市场建设;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的登记和对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公安部门负责市场治安、消防的监督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场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许可及监督管理;市容环卫部门负责市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负责查处市场违法建设和违法占道经营行为。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市场及场内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为此,集贸市场监管工作应当纳入各职能部门日常监管工作日程,由其依照本部门法定职责,在属地政府的牵头组织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对集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共同做好集贸市场监管工作。□ |
问题答复: | 钟村街政协工作室: 您们提出的彩票平台推荐 政协十三届七次会议第44号提案《关于扶持集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建议》收悉,现就办理情况作答复如下: 我区的农贸市场因所处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的不同,市场的交易量和人气不同,资本投入的规模不同等因素,产生了两极化的趋势。目前,我区的肉菜市场分为持有营业执照及临摆点两种经营模式,合计148个,其中有营业执照的市场76个,临摆点72个,分布在各镇街的城区和农村,解决了我区200多万人的“菜篮子”问题。其中,中心城区的市场及有照市场档次较高,城乡结合部的临摆点则较为混乱,再加上农贸市场的开设在前,食品安全在后,这些市场都基本存在基础设施落后、食品安全难以落实、市场经营缺乏管理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给市场规范化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一、关于改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一)在解决集贸市场临摆点的资金扶持问题方面,集贸市场临摆点建设项目资金将采用区、镇街、村三级共同出资方式,拟由区级财政根据各集贸市场临摆点所在村的实际经济收入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其余资金由镇街与村统筹解决。 (二)在解决集贸市场临摆点的消防安全问题方面,一是严格要求各临摆点必须留有消防车辆通行的道路;二是依靠集贸市场临摆点附近已有的消防设施增加消防栓或者新安装消防设施和消防栓。 (三)在解决集贸市场临摆点的土地规划问题方面,我区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了多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村有序、科学开展各项村庄建设。尤其在2013年开始的新一轮的村庄编制,区政府非常重视,为此成立相应规划领导小组,在本轮村庄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秉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村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通过各种规划思路,在规划编制中重点解决用地规模、村民建房报建、经济发展、设施完善和环境提升等六大重点问题;对最重要的用地问题,通过利用闲置用地、改造低效用地、用地腾挪置换、区政府统筹追加用地规模等方式,落实了村庄新增项目用地,尤其是村庄的公共设施(包括村集贸市场)和经济建设用地,都尽量予以落实。 二、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检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宣传的问题 (一)严格落实台帐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监管工作。2015年上半年,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动执法人员检查农贸市场内各类食品经营户4000户次。检查内容包括:检查经营者是否按要求落实台账及索证索票两项制度;看食品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的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和发货票据;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三无”食品。对于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当场整改的立即责令经营户改正;对于不能当场整改的,限期整改、告知市场管理方跟进监督并定时复查。 (二)坚决落实食品安全相关规定,督促市场开办者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等有关资料,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督促并指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利用好食品检测室等技术手段,依法履行抽检义务,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 (三)我区按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部署,采取快检试剂和快检设备补贴的形式,鼓励和推进大型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自检工作的开展,积极发挥食品检测机构的作用,委托其每2-3个月对区内各镇街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的重点食品进行快检,确保快检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并以此作为对辖区食用农产品快检快筛风险风范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设置视频监控,提高监管效能。目前我区大部分有照市场内已经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能看到市场内每个肉档的经营情况。视频监控在对市场内防范私宰肉、病死病害猪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临摆点也可采用此监管措施以提高效能。 三、关于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集贸市场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区大部分集贸市场临摆点暂不符合申请市场营业执照的条件,原因是申请市场营业执照的重要前置条件之一是办理消防检收合格证,而我区符合办理消防检收合格证条件的临摆点数量很少。另外,部分集贸市场临摆点占道摆摊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临摆点甚至摆点到居民生活区域,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的出行。为使集贸市场临摆点有效地纳入规范管理,根据区政府《关于彩票平台推荐 整治无证照经营工作的意见》(番府办﹝2009﹞48号)的文件精神,拟采用备案制度或告知制度,由集贸市场临摆点所在地的村委会向相关部门办理备案或告知手续,场内摊档经营者各自向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相关部门受理了备案或告知后,按各自职责加强对集贸市场临摆点的管理。并逐步推进撤点入场工作,选取符合条件的建筑结构为临摆点场所,对长期违规占道经营的摊档坚决取缔。下一步,我区将把集贸市场临摆点的改造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机制,发挥各部门积极性,对该项工作实行齐抓共管。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集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