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海鸥岛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地理优势,是珠三角大都市城镇群落中独一无二的绿色生态岛屿。展望未来,随着广州新城的开发建设,海鸥岛将成为广州新城的后花园,成为广州大都市郊区的重要休闲旅游区。因此,我们建议优化整合海鸥岛旅游资源,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大力推进海鸥岛生态旅游业发展,将海鸥岛打造成为富有乡情乡韵的生态旅游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一、海鸥岛具备发展生态农家乐旅游的优势 随着现在,在珠三角已很难寻觅到真正有代表性的古老大沙田风景了,惟独在海鸥岛仍然保留着“芭蕉河汊鱼虾,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岛内河网交错,小桥纵横,鱼塘与水稻相连,芭蕉与绿树一色。这儿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四季不同景。海鸥岛具有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优势,近几年,岛内引进了红肉火龙果、珍珠芭乐等一批优质热带水果,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效果很好。如红肉火龙果(又称仙蜜果),每年的5月下旬至12月是开花收成季节,开花结果长达半年以上,有多次采果期,花美果丽,长年吸引大批游客来观光休闲,品尝佳果。此外海鸥岛生猛海鲜价廉物美,海鸥岛养殖示范区还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区。 发展海鸥岛生态农业旅游,还可以适应当前城市居民追求回归自然和个性需求多样化的新趋势,进一步拓展我区旅游市场。同时可以改变当地传统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拓展旅游业和农业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动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二、海鸥岛目前发展农家乐旅游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果园种植、农田耕种、休闲餐饮、鱼塘养殖等,经济效益不高。村内项目落实难,村里提出的一些产业项目,如农家乐等因基本农田保护等各种原因难获批准,影响其发展。 (二)旅游度假配套设施不完善 岛上旅游度假配套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经营规划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村内现有土地利用强度大,建设用地指标基本用完。旧村现状居民住房布局太过紧密,住宅建筑多为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日照、通风条件不良,缺乏基本卫生设施,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给地下水源带来严重污染,住宅间距难以满足农村度假条件。 (三)生态农产品旅游市场欠缺 海鸥岛目前缺少特色农产品及土特产市场,前来观光的游客难以在岛上形成有力的消费,当地农产品基本以在路边小摊购买为主。且游客车辆随意停放,容易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四)管理体制松散 农家乐的管理还涉及工商、税务、卫生防疫、技术监督、公安消防、文化娱乐等多个部门,而作为新兴的行业,没有相应的法规、条例依据,因此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办 法: 一、发展海鸥岛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一)建设农商休闲旅游产业链。政府应鼓励农民依托火龙果园、番石榴园、蔬菜园及休闲渔业、水产养殖业发展农家乐,以观赏、休闲、娱乐等农业观光项目形成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链,打造成为融食、住、游、购、行、娱六大要素于一体的动力产业、富民产业。 (二)规划建设架空式特色农产品、土特产商场。商场主要用作果蔬农产品销售展示区和购买休闲交流洽谈区、加工包装区,商场下面搭建非永久性的农业产业化生产配套设施,不占用农田耕地,可作为冷藏保鲜仓库以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议走市场化道路,规划在一定区域内允许搭建设施架空升高1.8米高与海鸥公路人行道平行,以竹木搭建,仿古老的大沙田风情景观。 (三)规划在有些果园、花卉园、农庄中搭建非永久性的度假木屋。供游客居住,架空升高2米,搭建底下面两米空地为硬地绿化,可供游客停车,摆放休闲座椅,灵活性立体化用地,推行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优势农产品,建设番石榴园、花卉园等,依托番石榴园、花卉园开展农家乐等活动。 (四)加强培训,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关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海欧岛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从业人员进行民俗风情、乡土文化、接待礼仪、餐饮服务、市场促销等知识的系统培训,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建议组织有关经营户赴发展经验成熟的地区学习取经,开阔视野,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批集餐饮、住宿、游玩、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域,促进海鸥岛农业生态旅游在量上扩张的同时,实现质的提升。 (五)注重宣传,树立良好形象。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资源,突出农家乐“健康、绿色、休闲”三大主题,扩大农家乐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农家乐游玩。进一步强化网络宣传,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网站,增强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整体宣传营销能力。加大品牌推广力度,组织和参加有关展示展销活动,扩大农家乐知名度。 (六)争取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