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地铁口和公共交通要点设置免费自行车停放设施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今天,自行车停放设施作为城市非机动车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与设计已引起了相关部门、行业与学界的重视。关注和探讨自行车停放设施的设置,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自行车停放设施就是指固定或放置自行车的装置,英文表达为bike rack(自行车固定架)或bike Parking facility(自行车停放设施)。当自行车及其停放设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范围时就会形成具有某种场所感的领域,因此自行车停放设施通常也被笼统地囊括在“自行车停放处”的表达中,英文则为bike parking(自行车停车场)。在现代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日增、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威胁的今天,自行车交通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一是自行车交通在节能和环保两个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多数以汽车交通为主的发达国家也正在大力倡导自行车交通。目前上海、杭州等城市已提出“地铁+自行车”的出行理念,减少地面交通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二是本区自行车日常使用率越来越高,在市民出行中占有一定比例。“我们一直说‘公交优先’,我认为‘公交’是个大概念,不仅指公共汽车,还应包括自行车。自行车节能环保,维护成本低,骑自行车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许多西方国家开始推行自行车取代汽车。 三是“地铁再发达,仍然难以实现‘点到点’,而‘公交车或地铁+自行车’的方式却可以实现无缝接驳。地铁目前虽已四通八达,但地铁和公交不能最终解决居民出行方便的问题。虽然地铁口附近有停车场,但寄放自行车收费与停放汽车收费一样价钱;有的骑楼边可以停自行车,但没有自行车停放设施,随便停放的,被盗窃的机会很大,是市民骑自行车接驳地铁和公交的一个担忧。如果城区范围内交通接驳点合理设置自行车停放设施,通过增设自行车免费停放设施的公共资源,就能有效解决从社区、校区、工作场所到公共地铁站点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两公里”或“最后三公里”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由此,为促进城市化建设,我提出《关于地铁口和公共交通要点设置免费自行车停放设施的建议》。本人认为: 一、地铁3号线开通已多年,地铁站出口的基础配套设施需不断完善。一是建议完善地铁与自行车的衔接,在地铁口附近合理设置自行车停放设施,通过增设自行车免费停放设施的公共资源,进一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二是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地铁站点周围场地进行梳理,对影响自行车停放管理的设施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扩大可停放自行车的场地空间,添置必要的辅助设施。也可根据站口地段的具体情况,设置免费和收费两个停放区域,给市民自由选择的空间。 二、在公园、商业中心、公交站台附近,建议设置免费自行车停车设施,方便市民自行对自行车停放保管,利于城市管理。 三、坚持布局网络、方便换乘、景观协调的原则选点,在城区内设置标志和形象统一、停车和使用方便的免费自行车停放设施地点。 四、区有关部门加强对自行车停放设施的管理,制定自行车停放区域专项交通管理规范性文件,对侵占免费自行车停放区域的黑车和其他机动车,进行严格执法。 |
问题答复: | 区交通局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代表建议第87号的答复
雷艳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地铁口和公共交通要点设置免费自行车停放设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区道路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群众健康出行、绿色出行意识不断增强,自行车交通出行量日益增长,已逐步成为群众日常悠闲健身及解决通勤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手段。但是,与自行车出行需求日增相比,我区在自行车停放及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 我们非常认同您的建议,应在一些交通接驳点处合理设置自行车停放设施,改造和完善停车环境,通过增设自行车免费停放的配套设施,进一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同时制订自行车专项管理办法,规范自行车停车环境,便于城市管理。 我局亦多次收到市民群众就有关自行车交通规范管理方面的意见反映。为鼓励、倡导绿色出行,保障我区自行车交通的稳定发展,我局近期完成了对我区公共区域自行车停放管理的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关于在全区推广设置自行车停车架的报告》,已上报区政府审批。 报告中建议:在全区推广设置设置统一规格、材料和颜色的免费自行车停车架;落实属地管理职责,由各镇、街牵头,开展属地内自行车停车架设施布点及建设工作;由区城管局牵头制订我区公共区域自行车停放点专项管理办法。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自行车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