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建议区政府加大力度,协助解决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 |
问题内容: | 理 由: 目前我区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1.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一些打工者看到了农村的广阔发展前景,而放弃在城里打工,回家发展; 2.近年来,打工者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也影响到了企业招工。由于求职年龄出现结构性的变化,现在一些打工者都是“80后”甚至“90后”,对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待遇稍低的企业没人愿意去。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更多是除看重工资薪酬外,还要看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娱乐环境及周边生活环境等做为就业选择考虑的条件,更有很大部分人缺少吃苦耐劳、本职岗位敬业的精神; 3.大部分外来人员在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还不能充分享受或根本享受不到政府赋予的各种优惠,而且在住房高企的当下也无法使他们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所以从根本上无法产生一种归属感。
办 法: 1.政府应为企业搭建用工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台,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或由政府牵头多免费举办较大规模的用工招聘会; 2.企业做为用工主体,应制定规范完善的薪酬涨幅标准,保证工人的收入增涨和物价上涨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从而减少企业老员工的流失率; 3.也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与内地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进行用工信息对接,发布区域内企业用工信息,引导他们来我区就业和工作; 4.在加大职业中等学校扶持力度的同时,规范健全其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全区中等职业毕业生集中推荐平台,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参与招聘,这将对解决我区中小企业招工难提供一定的帮助; 5.建议区政府加大对外来人员“积分入学”和“积分入户”政策的名额和力度,让更多优秀的人才享受到这一政策的优惠。 6.建议尝试可以由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统筹统一规划建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出售或出租给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 7.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外来工关爱活动,鼓励和引导他们在番禺安居乐业,如:对外来工租房、购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并以区、街办名义开展“优秀外来工”评选活动等。□ |
问题答复: | 彩票平台推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区政协 十三届五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答复 林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议区政府加大力度,协助解决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我区着重加强就业服务、住房保障、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方面工作,努力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劳动力到本区企业就业。 (一)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强化就业服务 目前我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已实现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联网,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的招聘需求,及时更新企业空岗信息并在广州和番禺的就业信息平台上发布,求职者可通过多种途径查询招聘信息。区人社部门常年举办各类人力资源招聘会(其中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举办2场,各镇街每年举办1-2场),经常组织企业到区内外各大中职院校开展校园招聘会。同时开拓区外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与省内劳动力丰富地区的人力资源合作关系,开展跨地区人力资源招聘活动,定期向区外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院校发布本区企业的招聘信息,为企业招工搭建平台。以2013年为例,全年发布空岗信息45.9万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 145场,为11176家企业17.7万名求职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先后组织58家区内企业到梅州、云浮、阳江、韶关等地开展招聘活动,1060人与企业达成录用意向。与此同时,加强流动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如,在石碁镇成人教育学校设立了流动人员教育培训基地,针对企业缺工问题,由企业主导“订单式”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流动人员的就业能力,既有效促进了就业,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 (二)落实“积分入学”、“积分入户”工作 多渠道满足入学需求。2010年7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了“积分申请入读公办学校”办法,通过政策性照顾、小区配套公办学位、积分申请等多种渠道,解决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申请入学的问题。其中,政策性照顾除执行广州市教育局规定的16种优惠政策外,还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专门增加了包括“见义勇为”、“金雁之星”和“五个一批企业”等内容的优惠政策。2010年以来,我区通过各种渠道为外来人员子女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费学位达1.3万多个,其中“积分申请入学”提供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3400个。建立了专门接收流动人员子女的民办学校18所。目前全区有7.4万名流动人员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其中3.87万人就读公办学校。2014年通过“积分入学”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共1400多个公办学校学位。认真落实积分入户政策。为方便流动人员积分入户申请,2011年广州积分制入户政策实施以来,我区共受理 1782人积分制入户申请,其中972人成功入户。 (三)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改善外来工居住条件 目前我市已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提案所提到的经济适用房,省市均已停止新建项目的报批。市、区两级政府每年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公租房,通过积分制解决部分优秀异地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此外,国家政策允许企、事业单位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用土地建设整体确权、只租不售的公租房,或在开发区、工、产业园等园区范围配建一定数量的宿舍,即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多方力量共建保障房”的建设模式。我区已被市政府纳入来穗人员公租房建设试点区之一,正积极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府储备地等建设公租房面向来穗务工人员租住,进一步加大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力度。 (四)开展关爱活动,促进外来工和谐融入 大力打造“金雁”服务品牌。以16个金雁团总支部、494家两新团组织为阵地,吸纳外来务工青少年参加当地党团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更好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开展“金雁之星”优秀外来工评选活动,增强外来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真正融入番禺、扎根番禺,共享幸福番禺建设成果。目前,我区已成功开展了4届评选活动,共452人获得“金雁之星”优秀外来工称号,其中有145人分别被授予国家、省、市优秀外来工殊荣,符合条件者已落户番禺。积极开展各项关爱服务,如在番禺流管网站、政务微博以及269个流管机构设立咨询、求助窗口,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相关帮助;开展“想妈妈”服务工程,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发挥“广州番禺流管”、“共青团番禺委员会”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优势,大力宣传外来工事迹,加强舆论引导,等等。通过关爱活动,帮助流动人员融入当地,更好地服务番禺经济社会发展。 (五)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团区委定期组织区青企协青年企业家开展如何应对企业招工难和减少员工流失率等专题学习班和讲座,协助企业科学管理,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品牌形象,提升薪酬和企业硬、软件等优势,逐步满足新一代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区青企协定期组织开展“走进青企协会员企业”活动,组织企业家们进入协会会员企业参观、学习,通过交流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区青企协会员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和心理疏导,及时消除心理落差,通过多种方式使员工对企业有信任感、归属感,减少人员流失,留住人才;同时,还积极为大学生提供见习或实习岗位,促进青年就业,为企业用人提供良好途径。 二、今后工作思路 有效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通过改善企业用工条件、提高薪酬待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结合我区实际,下阶段将重点加强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积分入学、积分入户、住房保障等各项政策,为外来人员融入本地安心工作和生活创造条件;二是加大跨地区劳务交流合作,加强对外企业宣传,更多引进区外劳动力到番禺就业;三是建立完善本区中职学校毕业推荐机制,大力推行“定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外来工活动,加强企业薪酬管理和规范用工的指导,不断提高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多措并举,努力打造良好的用工环境,鼓励和引导本区劳动力到企业工作,吸引更多外来人员到番禺就业。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彩票平台推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