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提升区疾病防控能力的建议 | ||||||||||||||||||||||||||||||||||||||||||||||||||||||||||||||||||||||||||||||||||||||||||||||||||
问题内容: | 理 由: 区疾控中心是我区公共卫生主要职能部门,承担着我区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寄生虫与地方病防治、公共卫生监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如在遏制和防控非典、人禽流感、甲流等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消灭脊髓灰质炎、消除麻疹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我区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人口越来越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同时面临新发传染病(SARS、人感染禽流感等)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我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与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明显滞后于我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2013年登革热疫情防控时,因同时要兼顾大学城疫情等多处防控和督导,人手欠缺,石壁街韦涌村、钟村街祈福新村未能及时开展督导,造成疫情扩大。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配置不足、技术人才严重流失与疾控工作技术要求逐年提高、工作量不断增加形成巨大反差,严重制约了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流失严重:2012-2014年中心共有19名工作人员【占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22%(19/84)】离开单位,其中13名工作人员辞职(编外人员12名,编内人员1名,年龄在25-35之间),4名退休,1名因病退职,1名死亡。在减少的工作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4%(16/19),同时这些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应急队伍的主要力量,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技术骨干。2012-2013年共招聘了8个编外人员。人员流失严重的原因是本中心已经连续2年没有公开招聘编内人员(编制被冻结)和辞职的编外人员大部分都到其他地区(广州以外的)公卫机构就职。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结构不合理、一个工作人员兼顾多个岗位,应急队伍人员不足。编外专业技术人员每当培养成可以独当一面的骨干后就离职,新入职编外人员又需培养的时间,如此不断重复着培养-离开-培养-离开的不良循环,进一步加剧人员紧缺的局面。员工工作量长期超负荷,影响了整个单位的稳定和发展,影响了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2、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数仅有63人(包括大学城办事处5人),在编在岗人员为48人,编外人员为36人,共84人。其中专业技术71人,后勤13人。平均年龄为41岁。与2012年本单位的情况相比,本科及以上学历(61%)比例下降了,平均年龄(37岁)上升了4岁。 3、工作人员比例低:由于彩票平台推荐 常住人口达178万人(数据截至2012年底),目前彩票平台推荐 每万人口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编制(编内+编外)比例为0.55(98/178)。为广州市12个区、县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比例最低的区疾控中心(广州市12个区县平均水平为0.94,详见附表1)。加上本中心编内人员编制还有15个空编,实际上彩票平台推荐 每万人口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编内+编外)在岗比例就只有0.47(84/178)。 4、编外人员收入比较低:2012年区疾控中心实行绩效工资以后,区财政核拨以5万元/人的标准划拨给本中心编外人员(人数限制为41人)。2013年中心编外人员减去公积金、社保和个税(单位支付部分),平均每人每月可支配收入约3239元。只比2012年彩票平台推荐 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元)略高。 人员的流失和不足严重影响应急队伍的稳定性和结构性,其他日常业务工作开展相当困难,如职业体检和从业人员体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我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接近10万人,我们每年能提供的体检只有4000人左右。现时需外聘单位外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勉强完成辖区4%的体检工作;艾滋病防控是当前重点工作,须开展咨询、检测、随访、病例管理、基线调查、高危人群干预、调查等工作,此项工作起码须要3名专业技术人员。如2013年,应访问522艾滋病患者,需半年年为每人提供2次抽血免疫细胞检测。此外,按2013年计算,每年要为5千名被监管人员进行检测,需到场所内对大批暗娼进行高危行为干预并为其中数千人提供检测。现时中心仅有1名医生、1名护士从事以上防控工作。2014年达到国家控制艾滋病疫情目标将十分困难。健康教育所在本中心挂牌,没有独立编制和科室,现时只有3名综合管理科科员兼职完成全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附表1 广州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情况一览表
办 法: 1、现时区疾控中心有空编15个,建议尽快解封本单位编制,使中心尽快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从而充实疾控工作技术队伍。 2、适当提高编外人员的工资收入,缩小同区域同专业收入的差距,减少跳槽现象,稳定技术队伍。 3、现时区疾控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为6180平方米,考虑到该业务用房面积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2008年5月19日区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中心医院东区南部32亩社会福利用地调整为医疗卫生用地,用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易地新建用地”(《区长办公会议纪要》[2008]18号)。现时该项目只列为重点工程预备项目。建议把本中心易地新建项目列为重点工程,尽快解决中心业务用房不足的情况,满足职业体检等业务的用房需求。 4、区疾控中心目前设置有综合管理科、疾病预防控制科、卫生监测科、免疫规划管理科、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科、检验科和1个派出机构:广州大学城办事处。建议增设质量控制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健康教育科、艾滋病预防控制科。 | ||||||||||||||||||||||||||||||||||||||||||||||||||||||||||||||||||||||||||||||||||||||||||||||||||
问题答复: | 麦洁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区疾病防控能力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您所提的建议从关注区疾病防控能力的提升出发,对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件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为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与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贴近,解决区疾控机构人员流失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比例低、编外人员收入比较低等问题,我局拟向区政府提出以下申请: 一、区疾控中心核定事业编制63名,实有48人,尚有15名编制未使用,经我局与区编办商议后,拟考虑先行启动印发分类改革方案,使区疾控中心能正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以充实疾控工作人员队伍。待正常运作一段时间后,再对区疾控中心的工作量与实际人力资源需求进行评估和研究。 二、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区慢病站、区中心血站三间公共卫生单位存在的人员流失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比例偏低和编外工作人员收入偏低等问题。我局通过邀请区财政局、区人社局与三间公共卫生单位共同座谈,并在听取三间公共卫生单位需求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彩票平台推荐 卫生局关于提高我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待遇和增加编外人员核定数的请示》,申请提高人员待遇和增加编外人员核定数。目前该请示已报张区审阅,并将在得到批示后开展下一步工作。 另外,在我局的努力沟通下,目前区编办已下发彩票平台推荐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区疾控中心的公开招聘工作可正常进行,编办批准可用招聘编制数为12名,目前正在与疾控中心确认公开招聘职位的具体条件。 三、建议在单位收支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年度奖励基金,用于改善医务人员福利待遇,以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争取把区疾控中心易地新建项目列为重点工程,尽快解决中心业务用房不足的情况,满足职业体检等业务的用房需求。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疾控事业发展的关注,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