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大力发展以番禺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 |
问题内容: |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12年,彩票平台推荐 委、区政府也提出要把番禺打造成为“广州时尚创意都会”。文化创意产业相信是时尚创意都会的重要内涵之一。番禺作为千年古邑,是岭南广府文化三大核心区(南、番、顺)之一,拥有10多万年的人类活动历史、两千多年的建县史,保存了以祠堂为代表的众多历史建筑、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由士大夫创造的精英文化等大量文化遗产,发展以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为为番禺建设岭南文化名区和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办 法: 以下仅举例说明,番禺文化遗产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领域。 一、服装、工艺创意设计 这方面主要包括服装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日常用品设计、广告装潢设计等四个方面。 其中,服装设计方面,广绣、顺德的香云纱等已经走在前面。如广绣已经将其融入传统旗袍设计以及时装设计中。我区仍保留具有强烈本土特点的广绣艺人,可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继续在这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旅游工艺品方面,可借鉴佛山陶塑、肇庆端砚的经验,将番禺特色的民间艺术(醒狮、鳌鱼、飘色人物、乞巧、龙舟、广彩)、岭南建筑构件(如砖雕、灰塑、陶塑)、建筑模型(如余荫山房、留耕堂、莲花塔、特色镬耳大屋民居等)、历史人物等设计成便于携带的艺术品。如广绣已经在创作中融入了荔枝、红棉、鳌鱼等岭南文化元素,做成便于携带的旅游工艺品。而我区砖雕艺人何世良也开始探索和设计出一套以福鱼、鳌鱼等为题材、便于携带的砖雕构建挂饰。上述的番禺历史文化和番禺八景、城市名片等地方元素,如果与十大手信一起,形成一系列番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在番禺各大旅游景点定点售卖,将对进一步推广番禺的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 日常用品方面,如可以在办公文具用品设计中,融入岭南广府镬耳大屋的造型设计优盘、书架、书签、电脑桌、博古架等,以建筑装饰(灰塑、壁画、雕刻)艺术为元素,融入各种家居设计,此外,可借鉴福娃、九艺节吉祥物等经验,从民间艺术造型中提炼元素设计适合小朋友的玩具。 建议区旅游主管部门和沙湾古镇旅游区等相关部门,整合现有的资源,依托番禺历史文化,积极开发、包装一系列具有番禺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创意工艺产品。 二、影视和表演艺术创意设计 舞台表演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历史学家、文史专家与舞台艺术工作者往往缺乏沟通的渠道和共同话语。围绕番禺地区的历史文化,不管是大夫山、飘峰山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是东汉古墓群及其背后的历史猜想,南汉国涉及番禺的历史片段、宋代沙边古窑址,明代以来围绕莲花山山体石矿的“采”与“禁”的博弈,明末清初的海云寺题材(包括屈大均、黎遂球)、清中叶紫坭、三善等乡村抵御海盗、保卫家园的事迹等古代历史题材,还是清末的洪兵举事、广游二支队等抗日力量的抗日故事、岭南画坛三杰、广东音乐何氏三杰、武术大师黄啸侠等近代历史文化和人物,又或是众多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乃至番禺饮食文化等,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值得挖掘,进行文化创意设计,以舞台或影视的形式进行演绎、展示和弘扬,作为基于本土题材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区以何柳堂(广东音乐“沙湾何氏三杰”之一)的故事为背景,创作舞蹈《梦柳堂》。该舞蹈讲述了一个现代女孩在学习琵琶弹奏的过程中,偶然在梦中回到了民国初年的番禺沙湾,与一群何柳堂时期的琵琶女孩翩翩起舞,感受着广东音乐韵律的情景。该作品在第三届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群舞比赛中获得表演金奖、作品银奖、编导奖、作曲奖等多个奖项。此外,该作品还在“幸福广州,乐在羊城广州市第四届文化馆站调演活动”中获得金奖。建议:区文化主管部门,以番禺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舞台化创意编排设计,多出如舞蹈《梦柳堂》那样的文艺作品。 三、动漫创意设计 在动漫研发中,鲜有融入地方文化的,以动漫的形式激发番禺传统文化的活力,将可能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建议借鉴《功夫熊猫》、《兔爷》、亚运会动漫宣传片等经验,引入地方文化题材(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等),抽取番禺岭南广府文化的元素,创意设计出具有本土元素的3D动漫作品,在其中尽量展现岭南广府建筑的生活环境、凸显番禺所处的南亚热带自然风物、抽象本土人物造型、烘托番禺民俗和民间艺术氛围,这样可以让年轻一代更易于接受传统文化,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彰显番禺岭南文化。 我区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区“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灵魂,重点发展文化休闲、创意研发、时尚消费等产业,打造区域性品牌。建议:彩票平台推荐 贸促委、番禺动漫协会联合组织,区经贸促进局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引导研发具有番禺本土历史文化特点的动漫产品。 四、环境艺术 这里的环境设计,包括雕塑在内。这个方面主要说的是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等的环境设计,以及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很大影响的校园环境艺术创意。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如洛浦街的沙滘中学以龙舟文化为主题,融入校园文化设计中。如何既可以改变城市公共空间千城一面、校园文化千校一面的局面,又不刻板地照搬本土历史文化题材移入其中。政府引导相关创作团队,对番禺本土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深度理解和抽象创意,是改变上述局面的重要环节。建议:区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中“岭南特色”加强督导,推出更多具有番禺本土特点的校园文化创意设计;区规划部门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融入更多的番禺岭南文化元素,如加快番禺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园的进度。 五、广告装潢 在广告装潢设计方面,随着练溪村改建成岭南印象园,独具番禺广府文化特色的镬耳山墙被大量运用到广告装潢创意设计领域:如岭南印象园的宣传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书香羊城”的公益宣传画、猎德村改造“猎人坊”的设计,还有最近在番禺举办的广州国际美食节中的美食广场、美食城的牌坊门面,以及标识设计等均大量运用了镬耳风火山墙造型等地方文化元素。然而,在文化创意行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对番禺的岭南文化还是缺乏系统的了解,在不少领域还存在以域外文化景观(如北狮、马头墙、中国结等)标榜为岭南文化的现象,充分说明广告等文化行业从业人员岭南文化知识的匮乏。建议:区工商等相关部门除了对具有番禺岭南特色的广告装潢创意设计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外,加强对广告文化创意团队进行番禺岭南历史文化知识推广宣传和通识培训显得非常关键。 |
问题答复: | 朱光文委员: 您提出的“大力发展以番禺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我区在总体规划和总体发展战略中就确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为区重点发展产业。在《广州彩票平台推荐 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发展重点之一,以促进文化创作、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商务、文化服务及文化相关生产等产业壮大、融合发展,不断丰富相关产业链条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经济价值,促进文化繁荣。 一、 关于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文化是旅游商品的灵魂,旅游商品是文化的载体。我区立足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整合各类民间艺术资源,聘请有关专家对我区的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开发,并以番禺新八景评选活动为契机,以广彩、广绣等传统工艺品为载体,近年来先后开发出一系列能代表和表现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如“莲峰观海(莲花山)”、“宝墨生辉(宝墨园)”、“余荫留光”广彩工艺品及“余荫山房”、“沙湾四宝(醒狮、飘色、广东音乐、兰花)”广绣工艺品等。2009年,由我区开发的新八景古屏风摆件被选定为彩票平台推荐 “迎亚运 促和谐”第十二届莲花杯禺山杯龙舟赛、首届中国龙舟文化节启动仪式官方指定礼品。此外,番禺新八景银牌和古屏风摆件亦被选定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组委及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人类贡献奖”年赛活动官方指定礼品。 我区的沙湾古镇,除了依靠旅游硬件设施外,还积极开发的旅游产品:包括沙湾姜埋奶、梁棉灰塑作品、沙湾古镇明信片、三稔干等。将来我们将会以沙湾古镇特色为基础,依托新引进的莲香楼有限公司沙湾食品厂生产基地,开发食品领域新项目,提高沙湾对外知名度,并加以包装,开发充满沙湾特色的旅游产品。近段时间主要开发的项目有“盏鬼广州话”系列画册、文峰塔系列旅游产品等。 总体来说,我区旅游商品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醒狮、鳌鱼、飘色、乞巧、龙舟、广绣和广彩等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我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尚未充分开发。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区将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资源,依托番禺历史文化,积极开发、包装一系列具有番禺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创意工艺产品。 一是制定旅游商品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旅游商品工作目标。 二是充分挖掘和整合民间工艺品资源,加强传统民间艺术的资源整合力度。 三是加强政府引导,开展调研,制定政策,加强指导,建议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经费,对特色文化旅游创意工艺品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贴。 四是搭建成果展示平台,举办番禺旅游商品设计邀请赛,激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 五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商品促销活动,使之与我区的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有机结合,及时发布信息,组织活动,搭建平台,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全力推进我区旅游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二、融合我区历史人文艺术,营造影视和表演艺术平台 充分利用番禺本土历史文化创作文艺精品,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文化养料。去年,区文广新局创编反映我区非遗项目广东音乐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舞蹈作品《梦柳堂》,获广东省第三届岭南舞蹈大赛表演金奖、作品银奖、编导奖、作曲奖。石楼镇文体服务中心舞蹈《古采石的记忆·筑福》获“羊城之夏”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银奖,为我区文艺创意产业孵化越来越多的文艺精品,输送越来越多的文化养料。 结合餐饮、商贸、旅游服务发展打造番禺历史文化展示基地。 你提出的推进以番禺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一致的,目前区政府正在邀请中国烹饪协会的专家进行策划,拟通过培育大型美食集聚区带动盘活我区的历史文化产业资源。位于南村镇的中华美食城是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带上首批启动项目,目前中华美食城一期已完成外立面整饰工程和各园林景点打造。中华美食城荟萃充满岭南建筑特色的运河流水、古时石板街道、祠堂庙宇、宅邸民居、五羊雕塑等,它们和附着在建筑中的各种民间饮食工艺与民俗风情一起充分展示了旧时岭南的生活场景与人文文化。 目前在中华美食城正在逐步完善二期整合提升规划,区政府邀请市经贸委专家、餐饮专业人员和中华美食城的开发方多次考察,力求使这个项目在建筑风格体现番禺特色。 在每年的广州国际美食节上,我们将会场以岭南风格装饰,区旅游局将引入番禺特色名菜厨艺和各项岭南工艺、曲艺文化表演,为我区历史人文艺术提供综合展示的空间。 另外通过参加广州博览会及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宣传推广番禺特色文化产品。例如在2011年,我区的广绣工艺品《沙湾四宝之龙狮》经过省市旅游局的严格评审,最终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代表广东省参加了“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并获得了由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区人文艺术水平和开发能力。 三、引导动漫行业,研发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动漫产品 为大力发展以番禺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丰富我区动漫产业链品种。我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彩票平台推荐 贸促委、区动漫协会以及区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引导我区动漫企业,如华立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强动漫游戏行业的衍生品的制造,加大对动漫衍生品如动漫电影、3D动漫作品的设计制作,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实力。特别是鼓励以番禺岭南广府文化为素材,设计制作出具有本土元素的3D动漫产品及其衍生品,以彰显番禺岭南文化。 (二)充分利用好省、市下发的鼓励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支持优秀动漫原创产品的创作生产、民间动漫素材库建设。积极支持动漫原创行为,对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含量高的动漫衍生品。 (三)引导区动漫协会建立优秀原创动漫产品评选、奖励和推广机制。设立动漫原创大奖,支持和鼓励动漫原创产品的播出、演出、出版,通过动漫作品来展现番禺岭南广府文化。 (四)与具有先进动漫产业发展水平的城市,如香港的动漫电影制造公司和香港玩具协会进行接触,学习其对动漫作品的制作流程及相关经验。 四、 将番禺岭南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环境规划设计 (一) 与番禺自然环境的融合。将番禺岭南文化融入城市规划的工作一直在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番禺的莲花山、大夫山、滴水岩、飘峰山等山林资源和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河涌资源,将番禺岭南山水文化充分体现,运用岭南建筑、园林理论和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创造具有较强的岭南地域识别性、丰富的文化和传统的番禺岭南山水文化特色空间。 (二) 与历史文化建筑的融合。我区集中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上进行整合,结合慢行系统、绿化景观系统和水系设计,把相邻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整合,发挥规模效应。如在小谷围的岭南印象园,余荫山房、安宁西街、鳌山古庙群等地区,在保持历史风貌完整真实的同时营造具有独特个性的景观和场所精神,突显与延续丰富的地域文化底蕴,塑造番禺岭南特色城市形态。 (三) 与结合村庄改造规划的融合。彩票平台推荐 是岭南文化特色的核心区,各类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岭南文化融合到建设中。 (四) 与规划水系、公共绿地公共空间的融合。在规划水系和公共绿地两侧设置岭南文化、岭南水乡商业、娱乐服务设施、历史名人雕塑公园等公共性节点,让滨水岸线、公园、绿带等公共空间成为承载番禺岭南记忆、番禺岭南文化、番禺岭南园林等特色的公共性活动圈。 五、 培育我区文化创意市场软实力,提高文化行业水平 (一)深入发掘和宣传本土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媒体、文化遗产、文艺精品等资源优势,搭建文化服务平台。一是依托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与各传媒合作,加强番禺岭南历史文化知识的推广宣传和通识培训,为推动文化遗产事业与时尚创意产业、旅游业的深度结合和互动共赢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二是在文化创作中,注意融入岭南文化元素,利用番禺本土历史文化创作文艺精品,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文化养料。 (二)与教育结合从小培养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着力建设岭南特色鲜明的现代校园文化体系,结合番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情况,在各中小学校充分挖掘岭南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内涵,将挖掘、传承、弘扬本地本校文化作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综合素质。编写《番禺人文》、《南村人文》、《龙舟文化》等校本教材,将地方史纳入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中,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三)针对你提出的我区文化创意行业从业人员对番禺的岭南文化缺乏系统了解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我区在近年来举办各类传统文艺活动的宝贵经验和工作方案,评选优质的参展企业和文化合作机构,构建相对稳定的策划和管理团队,同时请资深的文化人士把关,确保我区相应历史文化活动越办越好。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