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加强农村垃圾收运处置问题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区经济取得了腾飞式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区内农村经济亦取得长足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然而,由于对农村垃圾问题重视不够,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简陋,污染防治措施滞后,村民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农村垃圾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生态环境时有破坏。经调查,现阶段我区农村垃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率低,堆放点少,且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 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不完善,收集率低;垃圾压缩站建设标准低,且布局欠合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尚待优化,收运设施落后且数量严重不足;处理费用承受能力差且收取困难。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落后,简易焚烧、简易填埋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已不能满足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四、农村生活粪便清运设备陈旧落后,导致效率低下,从而使得粪便清运率达不到规范要求;相关制度等有待完善,主管部门不明确,监管缺位;清运企业及其员工责任意识有待提高,清运公司偷排粪便的情况仍然存在。 五、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缺乏统一规划,集中处理率、处置率低,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的现象普遍存在;废弃的农药瓶、包装袋等农业危险固体废物未与普通废物分开收集处置,加之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农业危废随意丢放的情况普遍存在。 就我区现状而言,农村垃圾的收运处置问题日益明显,亟待加强和完善。 办 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公益广告、海报、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着力宣传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提高干部、企业、农民的意识和责任心;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农村垃圾处理、固废分类等常识,以促进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从源头上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二、坚持政府主导,加强体系建设。明确各政府职能部门权责,逐步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处置等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力度,大力推动农业垃圾收运及处理处置体系的建设,建立农村垃圾管理信息系统,尽快实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整治相关的责任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以及政府补贴制度等,加大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力度。 三、加大农村垃圾污染整治工程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和速度。加大农村垃圾污染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保证各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并用到实处;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及其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和配套设备的采购标准,以保证农村垃圾的收集率、处置率和达标率;将农村垃圾污染整治工程列入区府督办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加快建设进度,以改变垃圾处置设施严重滞后的现状。 四、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收运处置相关课题的研究,积极推广新环保技术。整合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力量,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展农村垃圾污染整治相关课题的研究,并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逐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垃圾处置方式落后的现状,以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案: 一、农村垃圾收集系统优化方案。在区内经济状况较好的镇街,可将农村垃圾分为四类(可堆肥类、惰性类、可回收废品类以及有害废品类),实行分类垃圾袋收集,配套设备建议采用可卸式垃圾车;在较落后的镇,可继续采用混合袋装垃圾收集的方式,配套设备建议采用压缩时垃圾车、密封式垃圾车等。 二、农村垃圾中转系统优化方案。对区内13座垃圾中转站进行站前交通、压缩工艺、设备更新、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升级改造,农村每3-5个村设置一个小型转运站,每10 三、偏远农村垃圾收运和处理优化方案。每个村落设置1-2个收集点,村民自己负责或者清洁工负责将生活垃圾投送到村庄垃圾收集点中,再将距离较近的几个村划分为一个片区,各片区配备流动性垃圾压缩转运车,由流动性压缩转运车每天负责收集该片区内所有村庄垃圾收集点的生活垃圾。偏远村庄可降解的纯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建议就近消纳处理。农用薄膜等难降解的农业废弃物可以与生活垃圾一起运输处理。 农村垃圾污染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政府加大重视力度,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定能开创我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新局面。 |
问题答复: | 九三学社番禺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垃圾收运处置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作为城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基本原则,切实加强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突出重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不断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一、我区垃圾收运现状 目前,我区农村垃圾的收运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到所属镇街的垃圾压缩中转站,然后由所属镇街统一运输到火烧岗垃圾填埋场作卫生填埋处理;二是由村聘请有环卫服务资质的垃圾清运公司对村内垃圾进行收集并运输到火烧岗填埋场;三是少数村自购车辆将生活垃圾运输到火烧岗填埋场。目前,每个村都设有一个简易的垃圾收运设施,实行开放式收集垃圾。 二、控制垃圾产生量 (一)促进源头减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垃圾产生量。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积极鼓励广大群众使用菜篮子、布袋子等可循环利用购物用具,大力推广使用城市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二)推进垃圾分类。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行垃圾分类,使垃圾分类观念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完善有害垃圾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对全区有害垃圾处置情况的监管。 (三)加强资源利用。建立完善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全面推广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强对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的分类收集管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加强可降解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统筹餐厨垃圾、绿化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扩大收运范围 (一)完善收运网络。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运设施,逐步建立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扩大收集覆盖面。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的单独收运网络,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二)改进收运方式。推行密闭、环保、高效的垃圾收运系统,改造升级和逐步淘汰敞开式垃圾收运设施,推广压缩式收运设备。研究运用物联网技术,不断探索线路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运新模式。 四、强化监督管理 (一)加大监管力度。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要加强对辖内内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的监督力度。研究建立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督察巡视制度,禁止偷运、偷倒、私自处理等行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节能减排量化指标,纳入各地节能减排责任考核指标。 (二)规范行业市场。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准入管理,严格执行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服务的行政许可制度,对各类从事生活垃圾处理的企业严格执行资质、专业人员、业绩、资金、机械设备、企业诚信等准入条件。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 五、加大政策支持 (一)拓宽投入渠道。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投入以各地为主,区政府以适当方式给予支持。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收运处理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拓宽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导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参与投资。 (二)健全收费制度。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制订出台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价格管理政策,规范生活垃圾处理各环节价格行为。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要将生活垃圾处理知识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外读物,引导全民树立“垃圾减量和垃圾管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通过制作宣传公益广告片、宣传册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及时全面客观报道有关信息,形成有利于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舆论氛围。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