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加大对外地摩托车进入中心城区行驶的执法力度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番禺自停止摩托车上牌后,本地摩托车的数量正在减少,城区交通事故、治安刑事案件、交通噪音等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禁摩”制度的出台,番禺却出现了本地摩托车减少,外地摩托车增多的现象,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城区“摩的”中外地牌的比例越来越大,驾驶“摩的”之人交通意识薄弱。为方便抢客,无论是公交站、小区出入口、横街巷口乱停乱放,阻塞交通,驾驶时冲红灯、内街窄巷中横冲直撞,肆无忌惮,造成交通事故、治安案件屡屡发生,发生事故后肇事者还一跑了之,给乘客和市民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目前城区“摩的”起步价为5元,经常光顾的熟客4元,每天特约包接送上学、放学的学生为3元,生意较好时,每天能赚到近百元,除去汽油费和预留罚款开支,还剩七、八十元的纯收入,为此,外地“摩的”为抢客也常出现与本地“摩的”争夺地盘等现象,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外地“摩的”多数都遮盖车牌(泥污涂盖、物品遮挡),以方便城区营运和抢道冲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或逃避执罚。即使被罚,也只罚一、两百元就可以放人放车,故此造成非法营运屡禁不止。 为搞好城区交通、治安秩序,建议加大对外地摩托车进入城区行驶,特别是“摩的”非法营运的执法力度,建立外地摩托车违章记录资料档案,对多次违章的实行逐步加重处罚处理措施,实行罚款、扣分、扣证、扣车的从严处罚,使外地摩托车逐步远离中心城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指数。
|
问题答复: | 张拱平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建议第64号“关于加大对外地摩托车进入中心城区行驶的执法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对于外地摩托车管理问题,特别是外地摩托车进入中心城区行驶,我局交警大队在近年来一直严格管理,从严打击。从2001年起,我局交警大队已在城区主要入口设置了大量禁止外市籍摩托车进入的禁令牌,同时也经常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外市籍摩托车进城及摩托车营运等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尤其在今年,我局结合“创文”工作,在整治道路交通秩序专项行动以及整治“五类车”专项行动中,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严格管理,以维护彩票平台推荐
“创文”良好形象。同时,为尽快治理摩托车经常冲红灯的现象,我局交警大队目前正着手研究逐步提高摩托车抓拍的技术,在城区部分路口如光明北-桥兴大道路口、德贤路-福德路路口等交通较繁忙路口进行试点抓拍。 此外,区交通局高度重视整治非法营运工作,一直把整治非法营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民生、建设和谐幸福番禺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 2011 年 3 月份以来,在区整治道路交通秩序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区交通局联合区公安、城管、工商、残联等部门,采取路段管制、源头控制、上下联动等综合管理措施,全方位整治市桥中心城区非法营运行为,全力遏制非法营运行为猖獗的势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目前还存在着的执法环境恶劣,查处难度加大,稽查任务繁重,执法力量相对不足等问题。为此,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下一步将实行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一)打防结合,以疏为主。继续强化对“五类车”管理及其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强化勤务管理,完善道路监控硬件,以确保交通畅顺。并且,在大力整治非法营运的同时,加强路面执勤维护秩序工作、加大地铁出入口非法营运治理力度、优化公交服务体系、完善高峰期市民出行配套服务,尽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二)抓重点区域,加大整治力度。以市桥中心城区重点整治区域(1.地铁三号线市桥站和番禺广场各出入口、番禺汽车站和市桥汽车站及周边区域;2.各繁华商业区、住宅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的周边区域、各主要干道路口;3.非法营运数量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为突破口,逐步改善全区交通营运秩序,并结合重点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行动,完善并落实长效工作机制。 (三)继续贯彻落实区综治办《彩票平台推荐
整治道路交通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番综治〔2011〕13号)的整体部署。进一步加大联合整治工作力度,推动全区整治非法营运常态化工作顺利开展。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