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为我区建筑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的议案 |
问题内容: | 我们区的建筑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曾经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取得骄人的成绩。加入我区建筑企业协会的企业最高峰时达到一百三十二家,但现在却只剩下六十八家了。它们大多都具有国家一、二、三类或甲、乙、丙类资质。是我区建设行业的主力军。为我们的各项建设、解决就业、培养人才及繁荣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我们区经济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区的建筑企业主要包括房地产经营及从事建筑工程、市政路桥工程室内外装修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水电消防、空调工程等行业的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施工、审图、造价咨询及材料加工及供应等业务的企业,除材料供应外,其它都要取得省甚至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等级证书,才准许其从事资质规定范围内的相关业务。 我们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一直严格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的。我们区近几年在建筑、市政等项目上的投入是越来越大的,应该说建筑行业的企业是大有作为的,但我们的建筑企业却从一百三十二家萎缩到只有六十八家。而许多重大项目都是由外地企业中标经营的。本区的建筑企业特别是施工企业不但没有抓住番禺大发展的机遇扩大资质发展自己,反而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本地的企业严格按国家的规定,需花费大量的财力聘用各类取得资质证书的人才,以维持或提升自身的资质等级。而挂靠外地的企业资质的经营者,只需几张办公台及雇用几个临时人员便可以承揽建筑工程业务。 2、本地的企业严格按国家的税务制度进行建帐完税,而挂靠外地企业只需缴纳一定百分比的包干费用。既省事又省钱,何乐而不为。 因此本地建筑企业虽然在兢兢业业经营着,为我区的建设、就业、财政作贡献,非但没有得到大力扶持,却面临着与外地挂靠企业巨大的不公平竞争。 另外挂靠外地企业经营者,在现场服务及工程保修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人员不到位现象,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并非有排外思想。为工程的质量、安全着想,也确实需对的本地区外的企业加强资质管理,这一点近年来东莞市就做得很到位。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1、为在本区从事建筑行业的外来企业进行资质备案制度,第一次进入我区的企业必须携所有资质证件,并且带上资质所需的主要从业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到主管部门验证,还需定期对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进行培训,以便其了解本区各项管理规定。验证培训合格后才准许其进入本区从事相关业务,以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以上程序的年审,年审不合格则取消其该年在本区从事业务的资格。因为若其在年审、培训时都不能保证人员到位,如何保证其在从业过程中的人员到位! 2、本地区具有资质的企业,在建库时必须允许其参与本区各部门战线的其资质规定的经营范围的业务。例如招标代理业务,本地的具有资质的企业,不能参加本区财政投资工程的招标代理业务是没有法理依据的,只能说是人为造成的,因此急需更正这一做法。我们区的企业在取得现资质证书的过程中,都由本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通过才获得的,至少拥有资质规定的从业人员在本区工作,我们是没有理由舍弃本区企业而选择外地企业。 希望做好扶持本地区企业工作,使本地区企业能够生存并发展壮大。 |
问题答复: | 彭景伟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号“关于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为我区建筑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对你们提出的建议,我局十分重视,组织有关人员针对建议中提及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人大代表在如何加强区内建筑企业的管理方面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对确保区内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促进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建筑企业资质的管理 一直以来,我局高度关注我区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把建筑业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目前,我局对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特别是对区外企业采取的管理措施如下: (一)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登记管理。对于在本区从事建筑活动的外来企业,我区实行单项工程登记制度,即建设单位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要求其区外参建企业先办理承接业务登记,登记时要求提供包括企业资质证书、企业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和授权证明书、主要参建人员资格证书等原件进行核查,本市外的企业还需加具企业注册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着重在企业和主要参建人员资质证件上进行把关。 (二)施工现场监督交底。在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证》前,由区质监站到工地现场进行监督交底,交底时必须所有主要参建人员到场签认,否则不予发证,确保开工前参建人员到位。 (三)开展不定期核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区质监站、区安监站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核查,如发现管理人员不到位的,则进行扣分处理或记入企业不良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以停工整改或报送上级部门处理。 (四)实行质安例会制度。我局每月召开一次建设工程质安例会,要求全区所有在建工程施工、监理企业的项目经理、总监必须参加,会议主要是对工地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通报,并对新规定进行宣贯,同时听取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沟通互动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不定期开展各专项培训活动。由广州市建设职业培训学校在我区开设培训点,不定期地举办各专业各专项的培训班,不断提高本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上述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都是根据我区目前的建筑行业形势、特点等情况,围绕如何加强建筑企业以及人员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等方面而制定的,我局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探讨、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确保依法行政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杜绝企业挂靠现象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努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我区招标代理工作概况 (一)区招标代理库的筹建情况。 (二)对入库单位的监督管理。在区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库运行期间,区招标办建立了业主评价、招投标交易服务机构打分等动态评估机制,并严格执行《彩票平台推荐
财政性投资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库入库单位考核办法》,对各入库单位实行严格监督、统一管理。 (三)招标代理机构工作情况。过去两年,我区库内招标代理机构合共完成了超过1000项各类工程招标工作,其中包括迎亚运项目、腾笼换鸟项目、创建文明城市工程等省、市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在此期间,各招标代理机构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未发现违法违规、违章乱纪行为,并能本着高度负责、优质服务的宗旨,圆满完成业主单位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业主单位和监管部门一致好评。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