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在村庄规划时考虑预留各村发展用地指标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内容: 近年来,我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三农”工作的措施,对经济缓慢村的发展给予了扶持,每年由区、镇下拨一定的困难村补贴。然而,我们认为,“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解决经济缓慢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强缓慢村的“造血”功能。由于受工业用地政策的制约,缓慢村发展工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可以说举步维艰。因此,我们建议,区政府在村庄规划时是否可以考虑,给各村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指标,从而帮助村级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
问题答复: | 彭带根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01号《关于在村庄规划时考虑预留各村发展用地指标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解决我区南部经济发展缓慢村问题,在给政策、给资金、给规划、给项目和给人才方面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牵手打造试点村工程”和“牵手帮扶发展缓慢村工程” “两个牵手”工程,充分发动职能部门打造试点村、较富裕村帮扶发展缓慢村,加速了牵手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二是落实发展缓慢村补贴和农村税费改革补贴政策,逐步增加对发展缓慢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支持,推进农村路桥整治、街巷路灯建设、公园休闲设施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设施。三是积极引导缓慢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加强区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新农村建设项目库,采取由政府牵头选定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发展缓慢村参股的方式,积极制订重点扶持南部三镇(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经济发展缓慢村建设的实施方案,集聚解决发展缓慢村问题。四是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大力推进拆迁安置用地、经济发展留用地以及村民住宅布点用地(以下简称“三类用地”)集聚选址规划,为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蓝图。 结合“三类用地”集聚选址规划,以及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要求,鉴于我区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现状建设用地已超2020年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新一轮规划修编全区没有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属减量规划。彩票平台推荐
的建设用地规模非常紧张,今后农村经济发展不可能再依赖于政府分配更多用地规模,村的发展用地,必须经市国土房管局核定留用地指标后,才能按指标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给予建设用地规模。为此,注重研究村庄经济发展集聚方式,争取打破自然村与自然村甚至镇(街)之间界限,统筹安排土地调整置换,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良性发展才是解决经济发展缓慢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当前,我省正在全面展开对原有低效益的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以下简称“三旧”)进行整体改造,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再利用,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发展。可以说,“三旧”改造工作是加速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利好政策和重大机遇。各镇(街)、村能否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就要看各级领导干部是否重视“三旧”改造。农村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虽然区委、区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对整体推进我区经济缓慢村发展进程起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区南部经济发展缓慢村面广村多,地处偏远,政策惠及的面还不够。还需要靠以您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干部不断积极探索,对可供开发的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摸清家底,对如何充分盘活利用这些资源拿出应对之策,积极主动申报符合条件的“三旧”改造项目,为妥善解决经济缓慢村发展问题,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 根据您提出的建议,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下一步,番禺规划分局将继续按照“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布局合理、坚持生态优先、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加快完成全区城乡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空间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庄布局。同时不断深入基层,切实了解农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和广大农村干部共同做好因地制宜创特色的村庄经济专题规划研究,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挖掘潜力,扬长避短,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谋“特色路”,真正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