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粲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 89号《关于建设化龙花卉交易市场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区花卉产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市型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花卉产业发展迅猛,已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式传统生产模式,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现代化生产模式,形成了我区花卉产业的特色,创建了荫生观叶植物品牌,其中化龙镇有“中国荫生观叶植物之乡”的美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 2009年我区花卉种植面积6.9万亩,总产值10亿元,有花卉企业260个,花农2960户,从业人员10838人;形成了化龙镇、石楼镇、新造镇、石基镇荫生观叶植物生产区,面积2.2万亩,年产量5000万盆,产值6亿元。已成为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产业。 建设花卉市场的条件基本具备,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交易市场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我区化龙、石楼、石基、新造等镇已形成荫生观叶植物产业圈,面积2.2万亩,已辐射带动东涌、大岗、榄核等镇,年产量5000万盆以上,成为花卉生产的主产地。二是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极利于荫生观叶植物生长。加之顺德、芳村土地资源所限,部分生产企业向我区转移,我区花卉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三是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我区位于广州市南部,区内有京珠高速、南沙港快线、番禺大道等主干道快速通过,交通发达。通过市场的建设,可进一步推动我区花卉产业发展,促进花卉品种集聚,加快商品流通,提升花卉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打造“中国荫生观叶植物生产基地”目标的实现。 然而,制约市场的因素同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底蕴不够深厚。我区花卉产业近年虽发展较快,但发展历史不算悠久,与顺德的陈村、芳村相差较远。二是离周边花卉市场距离较近,存在很强的同业竞争。我区周边花卉市场有顺德陈村的花卉世界、芳村的花卉博览园,此外,南海、花都近年都建设花卉市场,从我区荫生观叶植物主产区化龙至各地市场一小时可到达。三是花卉种类不够丰富,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观叶花卉为主。 为加快我区花卉市场的建设,区政府已作了具体部署,明确由化龙镇牵头,国土、规划、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配合,共同推进。目前,花卉交易市场的选址初步规划在化龙大道西,150亩建设用地已报国土局审批。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花卉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