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桥旧城区的范围大致在现时桥东、先锋、大市、瑞和园、石街、田心、晒布、三堂等八个社区居委会所管辖的范围,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居民16198户,常住人口35137人,流动人口12699人(其中居民自住11350户,出租屋3334户,空置1514户,危房370户,危房面积约2.7万平方米)。 和许多城市的旧城区一样,市桥旧城区存在居住环境差、社会治安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绿化覆盖率低、危破房多、交通道路拥挤、停车困难、房屋产权复杂、人口密度大等突出问题,尽快摘掉旧城区“脏、乱、差”的帽子,提升中心城区档次,拓宽城区发展空间是广大市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经多方调查研究,提出以下改造建议: (一)、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 一、旧城改造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特别要注意保护国土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注意调整新住宅区内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布局,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其它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对重点地段的设计既要与整体规划相一致,又要突出个性和品位,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旧城文化保护,延续城市整体特色。 二、在推进旧城改造过程中,注意处理街道和居民利益、长远与短期利益、整体与局部利益,处理好破与立、拆与建的关系。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尽量给群众一些政策性的补偿和一定的资金扶持,依法依规做好安置拆迁工作,使群众得到实惠,从而有效调动居民参与旧城改造当中。 三、拆迁安置、改造建设所需资金相当巨大,政府可借鉴其它城市旧城改造的办法,多元化融资,激活市场资金,由市场投资为主,开发商参与投资改造,同时充分发挥环境等无形资产作用,提高城市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总体规划,确定新区、旧区的功能定位。以依靠新区抽疏老城区人口为主,以旧城区改建后自我调节为辅,落实好安置工作。政府要为老城区居民购买新商业楼盘项目提供优惠政策。使老城区居民愿意迁到新区。旧城改造适当建一些中小户型经济适用房、解困房,用于安置部份不愿意迁往新区的居民和困难户。还可以考虑建设一些小户型或酒店标间式廉租房,用作解决特困户和进城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租房难”问题。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注意绿化、停车场的建造,重视打通、拓宽、拉直市政道路,全面规范城区道路分布。 六、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注意保护文化古迹,保留历史建筑,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商业空间的功能作用,使之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总部经济”。建设大型国际化商贸中心,吸引大中型企业总部驻点办公,从而增加地方税收。 (二)、结构与布局分析 一、石街、瑞和园社区:该区域濒临市桥河水道,以拆房建绿为主,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形成新的旅游景点。 1、以拓宽、拉直长堤路为切入点,清拆大量路基上、路两旁等有违城市规划发展要求的建筑物和有碍城市景观的防盗网,建设滨江大道、滨江公园,配套大型停车场。 2、现海傍路的彩票平台推荐
老干活动中心一带,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建议把该区域改为番禺历史文化纪念馆,保留大南路基督教礼堂和新广场“私伙局”文化,再有修葺和恢复石街社区内有特色的古建筑群和麻石板路,并乘借该区域临近市桥河的优势,考虑恢复“市桥水色”等文间艺术特色的建筑。 二、桥东、先锋、大市社区:位于商贸业发达的繁华地区,改造可借助这一优势,建设大型国际化商贸中心,吸引大中型企业总部驻点办公,提升社会效益。另外,现时的先锋大街和前锋大街为市桥旧城区最老的街巷,古建筑较多,但不分布不规范,可考虑改造为仿古商业步行街,增加该区域的文化魅力。 三、田心社区:位于旧城区的中心,辖区中小学、幼儿园、文化中心、青少宫等基础设施齐全,但该区域汽车位严重不足,可考虑撤并学校和幼儿园,扩宽校区,多建设停车场。另外,文化中心、青少宫要与改造后的石街区域联动起来,形双辉映。 四、三堂、晒布社区:以西园为中心,适当建一些中小户型经济适用房、解困房,用于安置部份不愿意迁往新区的居民和困难户。还可以考虑建设一些小户型或酒店标间式廉租房,用解决特困户和进城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租房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