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站等多个大型省市重点项目相继进入我镇施工建设,由于项目规模大、施工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卫生、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以污泥污水排放问题尤为突出,严重污染环境,影响我镇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一、省市重点项目在钟村镇施工期间对当地污染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检查处理过程: 2007年11月17日,我镇的供水水源陈村水道水质出现 严重的恶化,主要原因是省市重点项目在钟村镇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污泥而造成的污染。为此,我镇自来水公司组织20多人自取水口沿陈村水道大堤勘查。由于污泥污水偷排口隐蔽,至18日勘查人员发现位于韦涌村段河堤的偷排点,属中铁22局钻探队伍,勘查人员当即警告,要求立即停止偷排。即使镇自来水公司安排专人监察,及现场取证,面对当面的警告,偷排单位置若罔闻,不时的定点偷排及用水运船底继续偷排。12月21日,镇自来水公司发现除中铁22局外,中铁12局在供水厂下游约7公里处同样有大量钻探的红泥排放。12月30日晚上,区环保局第二环保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分为三组,分别对当晚在陈村水道的三艘泥桨运输船的泥桨运输全过程进行跟踪调查。跟踪发现,三艘泥桨运输船均进行偷排,致使河道立即变为红色浑浊状。2008年1月3日上午,区水利局到陈村水道及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污泥排放规模大,要求严禁排放至河涌。 由于偷排问题并未得到改善,佛山市环保局已将此问题上报省环保局,表示施工单位对陈村水道的污染已波及佛山境内。 二、省市重点项目在钟村镇施工期间对当地污染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一)建筑工地钻孔泥浆基本设有临时收集储存点,但由于建筑项目未报相关职能部门备案,相关职能部门未能及时进行监督管理,致使部分工地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农田、河涌等污染问题。且工地收集储存点基本没有配设预防二次污染的设施,如遇上大雨,必然造成泥浆溢出,引起大面积的泥浆污染,给周边农田、河涌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由于产生的泥浆不是就地处理,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洒漏现象;同时个别项目公司及污泥运输承包者的偷排污泥废水问题极为严重。尽管我镇自来水厂加大药物处理和工艺控制,但河水受污染的程度大大超出水质处理的极限,我镇供水厂从2007年11月16日起至12月16日的一个月中共有10天部分时段被迫停水,严重影响我镇三十多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由于部分河道被堵塞用作泥桨临时收集储存点,不能有效提供灌溉用水,已严重影响周边的种养殖业。 (四)建筑工地的外来工人达数千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饭堂饮食污水、饭堂油烟、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五)污泥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而建筑单位并没有安排专人养护、维修所使用的当地的道路,对路面及两侧农作物均造成一定的损害和污染。 三、鉴于我镇范围内工程项目规模将进一步加大,且今年雨季很快来临,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建筑工地产生的环境问题将更为突出,污泥污水的偷排问题将更为严重,必然对我镇农田、河涌等产生更大的污染,激化群众的矛盾。为此,我们提出几点解决办法: (一)要求各施工单位估算半年内的污泥规模,就近拟订排放点,提出排放建议方案并上报镇拆迁办,由镇拆迁办统筹协调解决方案。 (二)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自查自纠,清查施工污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情况,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业区和生活区的环境质量,并将自查自纠情况上报我镇审核。 (三)为防止河道再受污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水路运输,外运只能采用陆路运输。若施工地段附近有鱼塘、洼地等,条件许可,可在适当就近填埋,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泄漏现象。 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污泥污水排放已严重污染我镇的环境,尤其是河道及水源,引起群众极为不满,为此,我们恳请区有关部门能够给予协调和监督,加大对项目公司的监管力度,尽可能降低项目施工对我镇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