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近年来,我区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网吧的管理,措施得力,行动扎实,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农村网吧监管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还有死灰复燃的情况,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有所反复,使部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和家长)的极大关注和担忧。城镇周边、农村里的网吧出现不实行实名登记、不执行规定的营业时间、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网瘾”难戒等现象,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青少年在网吧上网,逃避了父母、老师的监督和正确引导,可以随意访问暴力、色情网站,可以随心所欲地聊天、玩网络游戏,从而受到“网络鸦片"的毒害。网吧,特别是非法网吧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家长、学校和有关社会方面在大声呼吁,救救孩子!规范和加强网吧管理刻不容缓。 一、非法网吧的主要危害 1、荒废学生学习,冲击学校教学秩序。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法律规定,在学校受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权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也是未成年人必须履行的义务。非法网吧业主为了营利的目的,置学生的身心发展于不顾,往往是违法经营,诱使未成人放弃学习、放弃休息,甚至旷课、夜不归宿,整天泡在网吧,荒废学生学习,冲击学校教学秩序。 2、未成人脱离家长、学校的管理与保护,受到不应有的有害影响与伤害。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还不成熟,认识水平与能力也比较低,家长、学校的管理、教育、保护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沉洒于非法网吧直接导致未成年人脱离家长、学校的管理、教育与保护,造成未成年人大量接触不良、有害影响,被不良分子敲诈勒索,甚至人身受到伤害等等。 3、接受罪错信息,影响身心健康。网吧业主通常吸引未成年人日夜上网的办法,就是抓住未成年人好奇、幼稚、缺乏自控力、是非不清、追求刺激的特点,大量提供色情、凶杀、暴力等非法、有害信息,使其难以自拔,从而扭曲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染上不良嗜好。甚至,一些未成年学生在网络中随心所欲地玩“网恋”、“网婚"的游戏,通宵达旦地“恋爱”,过网上“夫妻生活”,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一步一步走上歧途。专家发现,青少年经常泡网吧,极易患“网瘾综合征”,严重地摧残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4、不断增加的金钱需要,诱发违法犯罪。上网需要钱,在网吧或外面吃、住、玩也要钱,交朋友、谈恋爱更要花钱,对没有独立经济收入的未成年人来说,往往先是从家中索取、骗取、窃取,继而敲诈勒索、抢劫,走向违法犯罪,大量案例证明这是青少年犯罪的一条规律。 二、对网吧加强管理的建议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吧是社会现象,治理网吧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采取综合干预模式,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多管齐下,协调一致,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社会方面:严格执法,加强对网吧的综合治理。 1、行政执法和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不健康网络对广大青少年的危害,切实贯彻中央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切实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运用行政手段,通过严格审批网吧、电脑屋等经营手续进行宏观调控,应尽量减少网吧数量,加大对营业性游戏机房、网吧的整治和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网吧加大管理力度,使这些场所的经营有序、规范和健康。 2、行政执法和监督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决不能互相推语,人浮其事。要成立联合行动小组,经常对网吧进行突击检查。要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执法人员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公正执法,反对徇私舞弊,对违纪者要严肃处理。同时要学习网络知识,提高执法效率。 3、建议有关部门对于网吧开展等级评定,设定一定的标准条件,例如网吧的安全必须达到的标准、网吧必须有专人负责治安、网吧与警署治安联网、对网吧登陆的网站进行限制等,对于不符合设定条件的网吧通过社会公告、行政警告直至取消营业执照,逐步规范网吧的经营,坚决取缔、淘汰不规范、不健康的网吧。 4、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网络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研制网络安全保护软件,构筑有效的网络安全防火墙,适时拦截有害的网络信息。立法机关应加强网络立法,提高网络法律位阶,增强法律可操作性,并切实做到立法机关对法律实施的有效监督。 5、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可设立举报或投诉电话,让网吧接受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对于不法经营、违规操作的经营者,对于那些视条例为儿戏,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的业主,加大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的力度,并予以曝光。 6、司法部门结合当前未成年人涉入网吧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例与学校、家长、社区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问题进行研究,全面了解当前青少年动态,对未成年人上网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治理,并进行正确引导和宣传教育。 家庭方面:变堵为疏,增强沟通渠道和亲和力。 沉迷于上网,特别是在网吧上网的未成年人大多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学业和压力、内心的孤独等原因使然。要克服网瘾,家庭亲人的关怀是重要的力量源泉。因此,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不能横加指责,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认清危害,鼓励戒除网瘾的积极性,逐渐减弱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步训练子女对上网的自我控制能力。此外,帮助孩子培养新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唱歌、书画、科普、运动等,帮助孩子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学校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健康上网的引导。 学校在综合干预模式中是重要载体。学校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宣传途径,开展“提倡健康上网,反对沉迷网吧,'的主题宣传;组织《网络的两面性》、《我和上网》、《沉迷网吧,害人害已》等相关内容的主题讨论;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加强有关的德育渗透,使学生提高认识,了解网络的“双刃性”,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建立校园网,为学生提供健康的上网环境,把青少年学生从网吧中引回校园;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未成年人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健康上网的重要性和沉迷网吧的危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