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强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第20号《建议我区建立健全手机短信预警机制》收悉,我办对此提案高度重视,迅速协调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现综合区委宣传部、区信息办、区气象局、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广东移动番禺分公司、中国联通番禺分公司、中国电信番禺分公司等协办单位的意见,答复如下: 一、建立健全手机短信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区地处华南沿海,台风、暴雨、雷电、洪涝、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公共安全形势压力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后,如何快速有效传递信息,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应急信息预警机制,通过手机短信传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具有灵活、快捷、广泛的特点,是降低突发事件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办法。在我区建立健全手机短信预警机制十分必要。 二、我区手机短信预警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我区对手机短信预警机制的建设工作是重视的,很多单位也有比较成功的实践和经验。2001年,区气象部门建成了气象手机短信平台,向区领导发送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实况、预警信号、防御指引等气象预警信息,并根据需要不断扩大发送的范围,2006年全年发出天气预报、预警手机短信14.05万条、2007年73.9万条、2008年1-10月份80万条。同时,社会人士也可通过定制而获得气象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另外,我区各镇(街)和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都建有自已的手机短信系统,能向自身系统内部发送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在防御台风“鹦鹉”期间,区海洋与渔业局用手机短信向全区渔民发送台风预警以及回港避风的防台信息,使全区在册的1436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或就近靠港避风。 我区手机短信预警机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资源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全区统一的权威的短信平台和发布渠道。二是小区短信、小区广播等基于特定区域人群的分区短信预警系统,由于运营商在设备投入上还未完全到位,暂时还不具备开通条件。三是我区几大运营公司均属广州分支机构,在权限上受到一定制约,向全区客户发送信息需要向上级公司申请后才能发布,在时间上受到很大限制。等等。 三、综合调研,建立区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针对我区建立健全手机短信预警机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办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我区正在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时机,提出了在区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中一并考虑手机短信预警机制建设问题的工作思路。近期,区应急办、区信息办和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采用实地调研和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区气象局、区民政局、区科技局、中国移动番禺分公司等52个单位就应急平台体系和手机短信预警机制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目前,已拟写了调研情况报告初稿和建立起区应急指挥平台体系框架,拟进一步争取移动、联通、电信等各大运营商的支持,建立起集预测预警(手机短信预警)、信息报送、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异地会商和总结评估等功能齐全的应急指挥平台。通过区应急指挥平台以区政府或区应急办的名义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公众发送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全面提升我区防灾减灾的能力。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到2009年底,我区基本完成应急平台建设任务,并实现与省、市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应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办会全力以赴,积极工作,不断建立健全手机短信预警机制,不断提升我区防灾减灾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