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 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问题内容: | 理 由: 不少人认为,作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本身就应懂得身心健康的道理。其实,医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值得关注的 一个问题。据国家医师协会2006年对医务人员的调查表明,有50%的医务人员对本工作感到厌倦,有70%的医务人员不愿自己的子女从事医疗行业,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的无奈心态。我区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据了解,我区某一大型综合医院仅在2006年中就有9名医务人员被确诊患恶性肿瘤,其恶性肿瘤发生率比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出近一倍。现代医学证明,亚健康是恶性肿瘤、心血管、呼吸、消化、免疫等疾病的主要诱因。 医务工作者成为亚健康高发群体之一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亚健康是指身体与心理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的一组症侯群,是一种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主要表现为心情郁闷、心烦意乱、性情燥动、情绪变化反复不定、惊悸少眠、倦怠无力易疲劳等。由于工作环境、职业操守、执业氛围、生活规律等方面的关系,医务人员受到如下多重工作压力: 一、医务工作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但现阶段二者难于实现统一。在目前现存的医疗体制下,医院实际上是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求生存和发展,医院既要为患者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又要不断保证经济创收以维持医 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医务人员不得不要背负双重压力。 二、医疗岗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医务人员身心问题的几率与所处岗位的风险成正比。为防范“医疗事故”和“医 疗纠纷”,医务人员每天时时刻刻要绷紧神经对付工作中的压力,医疗工作“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点决定了医务人员从事的是高风险职业。 三、医患关系紧张,敌对情绪日益凸现,使医务人员普 遍感到在执业中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 四、社会舆论压力大。新闻媒体有时过度夸大行业中个别弊端或故意炒作医疗纠纷,再加上群众在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也把矛头指向医院和医生,所以,现阶段医疗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焦点的中心,医疗行业频繁受到垢 病,医务人员也时时处于舆论漩窝中。 五、科研压力大。除临床工作繁忙外,每年职称晋升所必需的科研课题立项、科研成果评定、科研论文发表以及相关技能考试等,要耗费医务人员极大的体力和精力。 六、加班和值班过于频密,身体容易处于疲惫状态。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使其难于提高服务质量。医务人员是一特殊群体,除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外,身体和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而这恰恰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办 法: 一、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调研,全面了解医务人员身心状况的真实情况和问题,尽快尽量解决一线医务人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卫生部门应鼓励各医疗单位主动与新闻媒体加强沟通,加强舆论导向的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医疗单位可主动展示自己除医疗设施等硬件之外的人才优势、服务理念、管理水平等软件水平,各新闻媒体多报道医务人员先进模范的事迹,宣传他们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重新树立医疗行业形象,为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提倡科学的卫生习惯,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医务人员健康干预机制,一年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信息档案,评价健康状况和慢性病危险因素,提供危险因素管理控制措施,并制定健康改善计划,进行专业服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建立各种咨询服务体系,可通过网络、热线等 形式组成健康、心理、营养、保健等咨询机构。 四、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建立医务人员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跃医务人员身心的文体活。 |
问题答复: | 医卫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提案从关注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出发,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有着重大意义。为共同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以及为他们提供舒缓压力的途径。 1、向医务人员普及健康教育,让他们多了解保健知识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并在为病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改善医患关系,亦可减轻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压力。 2、组织心理医生定期为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3、组织心理专家为全区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对区内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开展基线调查。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2025十大彩票平台推荐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