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 关于加快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2005年12月,我区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成为广州市第一个以农村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强区。这是区委、区政府多年来积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成果。在巨大成绩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善,不仅影响新农村建设,也将影响“和谐番禺”的构建。 全区现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201所,其中,村办小学133所,占66.2%;镇办中小学(不含完全中学)31所,占15.4%;区级财政完全承办的中小学37所,占18.4%。由于目前我区教育发展仍存在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致使上述三类学校的教育投入和办学水平呈现明显的级差。主要表现在: 1、总体来说,由于教育经费投入渠道与数量的不同,在校舍改造、教学仪器和专用场室配备方面,村办学校明显差于镇办学校,镇办学校一般差于区办学校。 2、由于优质学位主要集中在城镇,因而造成镇尤其是中心城区学位紧缺。城乡教师收入有一定差距,村办学校教师实际收入普遍低于城镇教师500—2000元不等,收入较差的镇、村学校难以留住好的老师。 3、由于村办学校的校长及教师的业务培训不足,管理与教学水平很难提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普遍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与城镇学校存有较大差距。 办 法: 1、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的标准。按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文件(穗教转[2005]36号文)精神,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来源主要有两项,一是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由各区按标准及学生人数足额拨付到各学校;二是预算内专项公用经费,由各区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具体项目拨付。我区农村学校现在执行的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仍是上世纪80年代的初中44元/人、小学14元/人标准。经区教育部门的初步核算,要确保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生均标准为小学90元/生、初中180元/生。 在不增加区级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建议通过改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的分配方式,按上述新标准足额保证农村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具体做法是在每年各镇的教育费附加返还款中先作扣除,然后再将余额拨付给各镇统筹使用。 2、区属学校由于优质学位较为集中,办学条件相对优越,区教育部门可从统筹使用的区属学校教育费附加份额中提取20%作为扶持村办学校专项资金。 3、在财政统发的教师工资中,设立村办学校教师每人300元/月的专项津贴,所需经费由区、镇两级财政共同承担。 4、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中心城区学校或广州市办得较好的省、市一级学校挂职锻炼的帮扶工作,全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及教学水平。 |
问题答复: | 民盟彩票平台推荐
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标准的问题。 由于我区从2007年起将实行一校一预算的管理,届时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关的日常公用经费。目前,区教育局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标准。 二、关于统筹区属学校的教育费附加,用于扶持村办学校的问题。 从2006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农村学校。目前,区教育局亦正在研究制定统筹管理捐资助学资金和择校费的问题。因此,暂未有计划对区属学校的教育费附加作统筹,但将结合明年实施一校 一预算的管理,落实安排好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 三、关于设立村办学校教师每人300元/月专项津贴的问题。 据了解,某些经济发展较好、实力较强的村,每年都对本村学校投入一定的经费,因此,这部分村办学校的教师收入未必比城镇学校少。目前,我区教师收入整体水平不高,为进一步改善教师福利,区政府委托教育局对我区教师福利待遇情况进行调研,研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可行办法。待教育局提交有关方案后,区政府将根据我区经济发展及财力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教师的收入。 四、关于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力度的问题。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区教育局十分重视选派农村学校干部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此外,还从仲元中学、番禺中学、禺山高中、象贤中学和市桥城区学校选派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主要领导;选派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广泛开展城乡学校之间结对子帮扶活动等,尽力缩小城乡之间、镇与镇之间在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上的差异,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2025十大彩票平台推荐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