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 关于解决黄编村水浸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黄编村水浸街问题由来已久,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2003年7月,市桥街道办事处邀请市政、水利等职能部门前往现场勘查,分析认为下述几点原因致使黄编村下雨水浸: 1、 黄编村地势较低,滞洪区为零。2、 黄编涌集雨面积大(增至2.3k㎡)、汇洪时间短。3、 周边的工业开发区、甘棠村、华怡居、蔡一村等将工业及生活废水改向排入黄编涌,大大增加了黄编涌的排洪压力。根据市桥地区的暴雨记录,发生在1965年、1981年、1987年的三次暴雨的降水量分别达到385㎜、223.9㎜、189㎜,但由于当时周边地区尚未开发,洪灾不很严重;1994年7月5日、6日降水量分别为56.2㎜、67.3㎜,黄编村当时的村委会门口水浸竟然深达1米,自此之后,村内每年水浸4至5次。4、 与周边地区排水系统规格不统一。工业开发区、甘棠村用¢1800㎜砼管排水入黄编涌,到黄编村村委会后改为¢1200㎜砼管排水,雨大时该管排不了,由沙井口倒流出地面形成水浸。5、 大北路公路涵洞行洪断面太小(2+2.5)×2.80,也是造成水浸的主要原因。水浸问题给黄编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村集体经济造成了损失,粗略估计,近三年的损失就达数十万元。为了彻底解决水浸问题,建议在东环路北侧路边挖一条排水系统经立叉桥直接通到鸿禧华庭出口排出。 |
问题答复: | 曾瑞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黄编村水浸问题的建议”已经收悉,我局已于2004年7月22日派员会同会办单位区市政局、市桥街道办事处及市桥城区水利所的代表实地勘查分析,并就黄编村水浸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案各方基本达成共识。8月11日上午戴永昌副区长在区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关于黄编涌整治的办公会议,明确了解决黄编涌水浸问题的方案,对下一步的整治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我局现就如何解决黄编涌水浸问题向您答复如下:一、 黄编村水浸的主要原因1、 原黄编涌作为主排水渠,多年未有疏通清淤,并于2002年后被覆盖,造成黄编涌排水能力大大减少;2、近年来黄编村及其周边地区开发利用较快,但没有统一的排水规划,地面高程不统一;3、东环路改建后的排水涵管和黄编村内的排水涵管过水断面不够。二、 解决黄编村水浸的方案要彻底根治由于该地区涵、渠、涌排水不畅引起的水浸问题,只有通过提高东环路至黄编村暗涵的排水能力,以及对黄编涌进行整治以恢复其原有的排水能力才能解决。原来提出在东环路北侧路边挖一条排水系统,经立交桥直接通到鸿禧华庭出口排出的方案,我局认为排水暗涵要穿越地势较高且有近10米高挡土墙的立交桥处,从工程施工技术、安全性、工程造价以及交通等方面分析基本上是不可行的。按照区政府办公会议精神,经过设计方案比选,整治方案基本确定为重新建造一条公路双孔箱涵,沿着东环路修建至龙珠骊骏酒店对面,再穿越东环路,从龙珠骊骏酒店侧的马路通过后,转入酒店后面马路,经有荣货运公司门口的道路至黄编牌坊边(不穿过大北路),连接黄编涌暗涵。三、整治工程建设本整治工程由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任项目法人,委托广州市禺山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设计,由于设计难度较大、地形资料不全、现有涵管资料缺失等原因,影响了设计进度,经过多部门通力协作,设计单位将于近日完成初步设计编制,我局将以最快速度审核设计方案,争取工程早日上马建设,在明年春节前完工,以求彻底解决黄编涌水浸问题。谢谢您多年来对我局工作的支持,请您今后继续对我区的水利建设多提宝贵意见。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2025十大彩票平台推荐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