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平台推荐

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彩票平台推荐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11年彩票平台推荐 经济发展情况综述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2-08-02 09:12:52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委、区政府积极应对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科学决策, 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番禺为核心任务,抓好各项经济工作。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多项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并居全市十二区(县)前列, 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1年,全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民生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

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35.78亿元,增长13.1%,增速在全市十二区(县)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萝岗区(14.0%)和从化市(13.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9.60亿元、504.04亿元和682.14亿元,分别增长4.9%、12.0%和14.6%。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工业增加值436.06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3:41.2:54.5调整优化为2011年的4.0:40.8:55.2,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37.7%和60.7%。

2011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84亿元,增长20.1%,增幅比预期目标高7.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1.23亿元,增长3.7%。

 

(二)发展质量实现新提高

1.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我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2.63亿元,增长4.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0.31亿元,增长6.5%;畜牧业总产值11.34亿元,减少8.9%;渔业总产值28.34亿元,增长6.3%;农业服务业总产值2.61亿元,增长5.2%。

2.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工业经济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作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05.46亿元,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5.44亿元,增长18.6%,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二位。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自主创新凸显活力。我区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建立了华创动漫产业园、星力动漫游戏产业园、中颐创意产业园、巨大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高科技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拥有一批如锐丰灯光音响、珠江灯光、珠江钢管、汽车音响、芬尼克兹节能设备等具有知名品牌的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全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26.05亿元,增长29.3%,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10.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1%,比2010年的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

“五个一批”工作成效显著。区政府积极推行“五个一批”工作,重点发展珠江钢管、番禺电缆、立白集团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扶持一批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大力宣传锐丰音响、岭南电缆、万宝基地等一批先进典型企业。全区纳入“五个一批”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共1025.03亿元,增长23.7%,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5.1个百分点,产值比重达53.8%,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9%。

装备制造业集约发展。广汽乘用车项目带动我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涉及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装备、电子及通讯设备和电气机械等多个门类的装备制造体系,产业迈向集群化。全年完成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609.37亿元,增长18.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117.05亿元,增长53.9%,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35.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9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继续做大做强。近年来,我区民营企业大力开拓内销市场,生产订单稳定,国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大。目前全区已拥有番禺电缆集团的“电力电缆”、至盛冠美的“酒店家具”、一江化工的“白乳胶”等9个省名牌产品的民营工业企业,民资在电线电缆制造、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领域已成为“领头羊”。全年全区民营工业总产值500.12亿元,增长27.5%,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8.9个百分点,持续领跑其他经济类型。

3.第三产业贡献日益突出

我区一直重视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推动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发展。第三产业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对GDP增长贡献率从2010年的44.5%提高到2011年的60.7%,拉动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商业、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三个行业。

消费品市场畅旺。在汽车、家电、家具、旅游等消费热点带动下,居民自主消费动力较强,各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在16%以上。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628亿元,增长33.8%,比全市增速高6.8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二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88亿元,增长18.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06.23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5.65亿元,增长17.2%。我区积极培育发展各种专业市场,引导专业市场朝着特色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格局。目前我区成交额超亿元市场共有 8 个,包括五湖四海水产品市场、广州市新沙五金塑料城、广州沙溪国际酒店用品城、清河综合市场等,亿元市场年成交总额达56.06亿元,增长26.3%。

房地产业理性回调。2010年亚运效应促进亚运板块等商品房热销,尽管2011年剑桥郡、亚运城、锦绣半岛银湾、招商金山谷、映蝶蓝湾等楼盘销售较好,但因限购、限贷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一手房成交量、成交面积出现回落,据房管部门资料显示,2011年全区一手商品房网签14100宗,同比下降20.9%,网签面积136.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略有下降,比重由2010年的18.6%下降至2011年的17.8%,但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4.6个百分点,作用不容忽视。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在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创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贸旅游、金融创投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较快,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投资3.56亿元,增长10.1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3.78亿元,增长18.2%。我区大力打造商旅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好,全年全区接待游客1960.15万人次,增长25.1%,旅游总收入89.58亿元,增长17.8%。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客运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分别增长18.9%和增长11.6%。2011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占一半。

(三)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1.投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因涉亚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累积了较高基数,2011年固定资产增速逐月从高位回落,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99亿元,增长10.2%,增速比2010年回落了19.9个百分点,其中建设改造完成投资50.39亿元,下降30.6%。从产业构成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72.76亿元和278.85亿元,分别增长34.2%、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和工业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2011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扩大,房屋施工面积887.49万平方米,增长18.9%,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270.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9.93亿元,增长44.3%,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42.6%,比重较2010年提高10.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14.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成为“后亚运”时期全区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其中,商业地产成为房地产投资新宠,商业地产完成投资22.58亿元,增长1.6倍,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0.5%,占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5.1%,比重较2010年提高6.8个百分点,商业地产投资额达历年最高。 

工业投资强势增长。2011年,“五个一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纷纷上马,全区工业投资项目达231个,项目数增长22.9%,其中包括广州南车城轨道装备基地工程、中船广州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华南船用低速柴油机项目)、广州(番禺)装备产业基地首期工程、广州重大装备制造园等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在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的带动下,全区完成工业投资72.76亿元,增长34.2%,增幅比2010年提高50.6个百分点,实现恢复性增长,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71.41亿元,增长47.5%。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由2010年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投资拉动,转为主要依靠工业投资拉动,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主导,国有投资回落。随着2010年一批以国有经济为投资主体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亚运前阶段性完工,2011年国有经济投资的比例大幅减小,民间投资比重提高。全年我区民间投资完成176.47亿元,增长12.8%,比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2.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五成,比重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国有经济完成投资77.24亿元,下降27.8%,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1.9%,所占比重下降11.6个百分点。

2.外贸结构调整持续优化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外贸进出口呈恢复性增长。2011年,实现商品进出口总值为167.69亿美元,增长10.9%,其中,外贸出口总值100.19亿美元,增长12.2%,出口总值已恢复并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贸易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上升,比重达27.4%,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对新兴市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对拉美、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出口分别增长120.7%、39.6%和38.4%。

利用外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升。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68亿美元,增长81.7%,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增长8.0%。外资大项目增多,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的大宗项目有7个。

(四)民生保障再上新水平

1.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差距不断缩小

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5元,增长12.5%,增幅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428元,增长16.9%,增幅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1.89:1缩小到1.82:1(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渐下降趋势201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0%,比2010年下降0.8个百分点。

2.民生保障继续改善

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加大,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5%,比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25.6% 、24.7%和10.3%。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覆盖面不断扩大。35周岁以上农村农民参保率已达到100%。养老金待遇不断提高,目前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超过2千元,农民每月领取130元至1126元不等的基本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30元,农民参合率达99.99%

二、目前经济运行需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存在压力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有249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0%。全年工业用电量增长2.0%,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增长5.3%,增幅高于轻工业9.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需要继续优化。目前投资项目以工业投资为主,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虽大,但增长缓慢,2011年第三产业投资额增速比2010年下降超过40个百分点,比重比2010年下降3.7个百分点。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1%,比2010年28.6%的增长水平差距明显。

(二)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受人民币升值、资金成本上涨等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付款周期延长、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等状况,使得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利润被压缩,流动资金日趋紧张。一是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存贷款利率上调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上涨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9.2%,比2010年上升1个百分点。二是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0.2%,比2010年扩大6.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16.7%,比2010年大幅提高136.2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下降12.6%,降幅比2010年扩大59.3个百分点。

(三)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难度较大

2011年,全区出口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和欧美债务危机,出口美国和香港等主要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增幅总体呈现逐步回落态势。2011年,出口美国和香港市场占全区出口比重由2010年的62.6%回落到59.9%。外贸出口总值虽有12.2%的增长速度,但比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下降9.3个百分点、4.9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三、2012年经济预测展望

  2012年我区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在于:欧美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恶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以及复杂多变,对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我区来说必将带来一定冲击;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上涨和企业经营成本压力仍将持续,房地产市场在“限购”、“限贷”等宏观调控下进行全面调整,必将影响房地产业及相关消费。但我区也有不少有利因素支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和先进制造业、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成效已显现,将继续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粤港澳合作向纵深推进,番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华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广州南站商务区的建设,万达商业广场、海印商贸城、奥园广场等大项目陆续启动或推进,如果工程进展顺利,必将为我们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2011年高基数影响下,预计2012年全区经济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实现较高速度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2025十大彩票平台推荐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