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具有传播迅速、流行性强的特点。在人群聚集、活动频繁、透风不良等情况下,感染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也会增大。在此,提醒各位市民,了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
一、什么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都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有哪些?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起病急,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还可伴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和(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怎样传播?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有传播迅速、流行性强的特点,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指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气、喷嚏或咳嗽时,病原体经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后可引起感染。接触传播指易感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或排泄物时,有可能造成感染。
四、哪些人容易得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免疫力低下、职业暴露等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危因素。重点保护的易感人群,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孕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患有呼吸或慢性心脏疾患的人以及医疗机构、农贸市场等特殊场所从业人员。
五、个人如何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远离传染源
通过正规渠道,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疫情报道,避免前往正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二)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用餐前后、便前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必须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三)开窗通风
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
(四)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向医生描述旅游史、职业及接触史,并积极配合治疗。
(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