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20周年。祖籍广州番禺的他,80多年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当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相识相知,留下一段感人的中哈友谊故事。阿拉木图这里有一条“冼星海大街”,正在当地采访的广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在这条大街的冼星海纪念碑前,听到了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纪念碑及广场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80多年前,原籍广州番禺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战火中来到阿拉木图,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相识相知,结下了跨越国界的兄弟情谊,成为中哈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图为专题片摄制组拍摄:来自重庆的旅游团在现场自发合唱《黄河大合唱》
与冼星海大街平行的则是拜卡达莫夫大街。数十年过去了,两位音乐家依然在彼此守望。
为纪念这段历史佳话,在广州支持下,中哈共同启动冼星海纪念碑及广场改造升级项目,今年4月重新对外开放。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对和平的呵护,更是两国世代友好的传承和发扬。
6月初,广州广播电视台摄制组从广州启程,前往哈萨克斯坦,追寻这一段跨世纪的中哈友谊,摄制组首站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广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中哈友谊的世纪回响》,以“音乐无国界,民心永相通”为主题和线索,通过讲述80多年前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与拜卡达莫夫的感人故事,和当今中哈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等案例,历史与现实相互呼应,展现两国人民民心相通,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画卷,以及携手构建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与共的中哈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图为专题片摄制组航拍阿拉木图城市风光
80多年前的 “冼拜之交” 已像《黄河大合唱》和《阿曼盖尔德》一样永垂史册,成为中哈两国弥足珍贵的共同历史记忆。我们抚今追昔,更继往开来。中哈人民在那段烽火岁月中并肩战斗结下的深厚友谊,必将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谱写出无愧于前人的动人篇章。
(转自番禺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