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饶原生
广州是千年商都,“商”与“住”,关系从来就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餐饮业作为商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会随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而愈来愈好。广州建市于一百年前,随之大面积崛起的,是宜商宜住宜行路的骑楼街,行落楼就有好嘢食,不然怎么叫“食在广州”?
但随时代进步,当餐饮业产生的油烟和噪声已严重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时候,广州立法推进对餐饮场所的油烟等进行整治,亦势在必行。可以看到的前景是,油烟不再有、噪声收晒声,用电的炊具会普及,靠蒸、煮搞掂的预制菜会大卖。至于传统粤菜中的镬气?不好意思,身处大都市,讲声再见啦!
镬气会在屋企楼下消失,不过不等于会到处消失。想食够镬气的干炒牛河、豉油王炒面、蒜蓉炒菜心等传统口味,可以去油烟净化设施做得到位的品牌酒楼食肆,还可以“食在番禺”,番禺饮食现状的乡间气息,有大把镬气等着身为“为食猫”的你我他。
究其实,只要解决“商”“住”间的适度间隔距离,选择地段恢复炒嘢炒到火红火绿的美食一条街,搞活“食在广州”特色的夜间经济,试下色香味俱全的文旅项目都几好。而这个,从人文环境到交通条件,番禺责无旁贷应是一个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