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摄影展
古祠雄风 (摄影:谢深本 )
仰视的拍摄角度,将古建筑安排在右侧,空间透视感强,建筑显得十分高大雄壮。
新水坑新貌(摄影:郭炳坤)
古建筑适当运用好前景,能起到非常好的突出主体、烘托气氛的效果。利用前景景物作为遮挡,其形成的框架构图能够有效地避免四周的杂物对拍摄的干扰,此时观者的视线焦点更为集中。
余荫山房(摄影:邬润芬)
摄影高角度取景,将掩映在余荫山房的亭台楼阁和古树同时收入画面,使二者形成明显的点与线的呼应。
古镇春韵(摄影:简伟洪)
框架式构图是古建筑摄影中经典实用的构图方式之一,既可使主体更为突显,又有助于镜头下的古建筑与周围景物实现有机融合。摄影以窗口为框架,乍看窗外风景犹如一幅古村画作悬挂在墙壁上。
市头村蒋氏宗祠(摄影:陈楚明)
古建筑摄影,“严谨”二字需要牢记于心。古建筑摄影讲究“横平竖直”,避免畸变,拍摄时,我们需要考究再三,在没有特别意图的情况下,务必慎之又慎,切实做到横平竖直。使用超广角、广角镜头拍摄古建筑就不像拍摄普通风光那样简单、直接,除了会使用之外,还必须学会控制镜头带来的畸变。
石碁“四知堂”杨氏大宗祠(摄影:霍添)
照片摄于2016年5月,索尼7RM2相机拍摄,光圈f8 1/60秒,ISO640,焦距24mm,因场地限制:巷子窄,尽量用广角拍摄,超广角拍能拍全景,但太广角会使照片变形,所以24mm平衡拍摄,使照片不变形。光圈用小目的加大景深,清晰度高(光圈小、数字大,景深大;照片清晰),手持拍摄防止抖动尽量不要太慢速度,使画面模糊。可用三脚架来拍摄增加相机拍摄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