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新时代的水乡
文/林干
10多年前,我曾经采访旅美画家张石培,非常喜欢他的岭南水乡画:嘉树草庐,晨风碧水,儿童嬉戏,渔妇浣衣,枝头跳动的红绿,树下欢快的春音,农家生活返朴归真,无一不是画作表现的主题,往往让在水乡长大的人陷入了对故乡深深眷恋之中。
张石培生长在广州近郊杨箕村,后来在番禺下乡当知青期间是电影放映员,经常划一条舢舨穿梭在番禺水乡放露天电影,这种经历和环境认知成为他的水乡画的创作源泉。作品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广东水乡农村特色。采访中,我一方面赞叹欣赏水乡画带来的恬静质朴,一方面又为水乡画的意境正随城市化进展而消失感到惋惜,我以为这是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代价。
不过,近期《番禺侨讯》连续报道番禺美丽乡村建设成就却颠覆了我的观念:在保存番禺水乡质朴的原生态基础上,结合文化旅游开发,融入了现代文明理念的改造,比如,自然景观意境的提升,村落建筑的修缮改造,人文历史的挖掘整理,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等等。不仅让村民生活在现代文明的宜居环境,又让外人领略番禺水乡的大美自然,绘画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番禺水乡新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番禺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促进乡村文明进步,还营造舒缓都市人的浮躁的精神家园。可谓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