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头菜:家乡的味道
文、图/肖韵贤
在南番顺家庭的餐桌上,头菜蒸猪肉,是一道极为常见的家常菜。这道菜简单快捷,食材随手可得,一块猪肉,半块大头菜,几片姜,简单的调味蒸熟就成了一道美味。
酷暑闷热,食欲不振,煮上一锅白粥,将头菜切丝,加入糖和生抽蒸熟又成为一道凉菜,用来佐粥,既提升了白粥的米香,又能中和白粥的寡淡,甚至用来送饭,咸香的头菜搭配清香的米饭也是一种简单饮食。
大头菜,是头菜、冲菜和合掌菜的统称,是南番顺地区很多人家厨房都会放置的腌菜,也是一种百搭的配菜,用途非常广泛。均安头菜、荷塘冲菜更是被很多人称道。而番禺人却更喜欢自家出品的“金山头菜”,至今还有一些老人在过年的时候喜欢用红纸包着头菜送人,寓意以“头彩”,可见头菜在番禺人心目中的地位。作为番禺的地标品种,“金山头菜”来自石碁的金山村,金山村的大头菜种植、加工已有百年历史。“金山头菜”的本地品种个头娇小,传说是当年乾隆爷下江南时最爱吃的,因与乾隆爷有关,又叫“江南正菜”,近几十年又引入了另一个大块头的头菜品种,新品的头菜个头比江南正菜要大得多。
广东人有句谚语:“想发梦啊,食多滴大头菜啦。”以讥讽别人异想天开。原来大头菜是一种经过太阳暴晒,长时间腌制过的食材,南番顺一带,民间总觉得食物只要经过暴晒,吸收了地热,就会偏温热,吃多了容易上火多梦,于是才会有以上那句口头禅。
大头菜主要用作腌制料菜,必须要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腌制大头菜是一种很费功夫的工作,选一个阳光灿烂、北风凛冽的冬日,把收割回来的头菜放置在阳光下暴晒数天,这个过程称之为“软身”,再按比例将盐盖在头菜上,一层头菜一层盐的叠放多层,然后压上麻石等重物,腌制数天。之后将腌制好的头菜取出放回太阳底下暴晒半月余,经过近一个月的腌制,暴晒,头菜才算腌制好。全程纯人工操作,烦琐费事,全程还要仰仗天气,遇到天气不好的话,整个腌制的质量都受到影响。
所有的头菜菜式想要做得美味,糖是关键,因为头菜本身在腌制的时候盐分较重,所以需要加入适量的糖来中和,糖能起到中和盐分和提鲜的作用,同时也更能突出头菜爽脆的口感。
之前提到的家常菜头蒸猪肉,喜欢香口镬气的人,也可以来一盘头菜炒花腩,经过高温爆炒后的头菜炒花腩,香浓脆口,配上一杯顺德米酒,来上一箸炒花腩,嗯,这样的美味,会让人无法离开家的厨房。如果不喝酒,这道菜也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单是一碟炒猪肉也能吞下一碗白饭。
喜欢繁杂一点功夫的主妇,或者要考虑照顾到家里的小孩老人,就会把头菜蒸猪肉改成头菜剁肉饼。同样的食材,换一种做法,将半肥瘦猪肉切粒剁细,加入切小粒头菜,加入调味搅拌好的肉丁,就可以放入锅中蒸熟,没有经过太多搅拌的肉末有点松散,但却恰好能让人吃到了猪肉的浓香和头菜的咸香。喜欢葱花香味的人会在起锅之时撒上一点葱花,让整道菜的味道层次更为丰富,肉丁软糯细腻,头菜粒若有若无咸香可口。吃到最后碟子里面的肉汁也是最好的拌饭美味,舀上两勺放在米饭上,单是想到这个情景已经想来上一碗。
同样还是这道食材,有的人因为喜欢爽脆多层的口感,便将处理方式进行改良,将切好的肉碎加入适量的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起胶,再拌入切碎的头菜粒,经过这样处理的头菜肉饼蒸出来的口感就变成了爽口肉饼,在细品肉饼爽口之余,又能感受到头菜粒的咸香。这种做法也可以将肉糜做成肉丸,加入时令蔬菜就可以做成一个清淡的菜汤,或者在煮好的白粥里加入做成肉丸粥,可谓是百搭百变。
头菜除了可以蒸猪肉外,还可以蒸鱼。四大家鱼是顺德常见的食材,顺德人每个都是做鱼的高手,一尾普通大头鱼,又或者鲩鱼,加上头菜丝,下锅蒸熟,头菜饱吸了鲜甜的鱼汁,加上自身的咸香,清脆爽口之余更带丝丝鱼鲜,再配合蒸鱼所下的姜葱浓香及自家调配生抽的豉香,盘子里面的头菜立马从配角跃升成了主角,很多人都会先吃头菜而忘记了鱼肉。还有一道著名的名贵菜式头菜蒸鱼嘴(鱼嘴指的是鱼头的下巴部分,胶质浓重,口感软滑),现宰的鱼嘴加入了头菜蒸熟,只需加上一点的姜葱丝及生抽就可以开动,鱼嘴鲜甜软滑,头菜清脆爽口,配合着豉香,也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
头菜除了和猪肉、鱼是好拍档外,和鸡也是好朋友,头菜蒸鸡,用荷叶包裹,成就了一道最好的盛夏消暑美味。饱吸鸡汁和荷叶清香的头菜同样出彩,往往会喧宾夺主吸引住了饕客们的筷子。
头菜除了蒸、炒外,炆菜一样出色。头菜焖鸡、炆鱼就是一道家常顺德菜,头菜本身除了脆爽咸香外,也极容易吸收其他食物的味道,可以说是一种百搭食材。头菜除了能和肉类搭配外,在做盐水菜心时加入一些头菜丝,既能增加清脆的口感,又能让素淡的盐油水增加鲜味。
虽然只是一些极为普通的家常菜,却是不少人的童年味道,更会是许多人心目中特定的家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