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其实就是“一分到底”,从源头投放,到中端收集、运输,再到末端处理,让垃圾“分开旅行”。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真正的关键点和难点在前端分类,即要从各个街道、各个小区、各户居民的家中做起,让每家每户都建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自觉地去践行、推广垃圾分类。
东环街辖内共有8条村4个社区,已于2017年率先完成29个住宅小区楼层撤桶工作,目前共有3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其中星誉花园小区被评为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甘棠村被评为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东环街党工委紧扣上级统一部署,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火车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各方发挥优势,同抓共管、同频共振,把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学生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党建联建、党员社区报到等多种形式,扩大垃圾分类辐射面,进一步实现人心聚起来、垃圾分出来。
一是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建立街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由街党工委书记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指导各村(居)党组织在职进社区党员代表、回社区报到的党员代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工作措施,协调解决垃圾分类推广中的难题,指导和督促工作落实,进一步增强在职报到党员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这场“环境保卫战”中。
结合主题教育要求,组建以“7个1”垃圾分类属地党员服务队,即每个队伍包含1名街正式党员、1名街流动党员、1名在职报到党员、1名党员突击队成员、1名综治专职网格员、1名社工、1名群众志愿者,截至目前,12个党员服务队伍共开展垃圾分类活动46次。
指导在职回社区报到党员当好垃圾分类先锋员、宣传员、示范员、督导员,通过组织签订承诺书、带头参加培训、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守桶”活动等,加大居民群众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知晓率和执行率。目前,全街1784名在职报到党员均签订“垃圾分类我带头”党员承诺书,并参与到各小区日常的入户、巡查、“守桶”活动中,居民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知晓率达90%。
东环街星力时代豪庭小区自8月份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壁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能动性,开展入户宣传和“守桶”工作,指导居民分类投放。目前,在无人“守桶”指导的情况下,该小区居民已基本能够做到自觉主动精准投放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正确率超过90%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因地制宜,创新个性化推广模式。
鉴于各小区情况不一,东环街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和误时投放点的基础上,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铁了心”要把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在推广模式上有了新动作。
金山谷领仕小区充分尊重和采纳大部分住户意见,分别在小区内设置6个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将误时投放点设在小区外围并安排专人24小时“守桶”作业,安装语音提示装置、路灯和洗手盆等;开展以居民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为着力点的垃圾分类“楼栋评比”活动,在楼栋入口显眼位置设“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精准分类投放荣誉榜”,安排专人“守桶”登记住户的分类投放情况,对连续精准投放一个月以上的住户予以“精准投放户”称号,并定期张榜公示;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全覆盖开展,在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上的设置与小区内设施建筑风格统一的垃圾分类宣传版画,引导大家进行垃圾分类、践行环保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作用,联合小区附近的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共青团学生志愿者,每天安排6名学生志愿者到小区内机动作业,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居民乱丢垃圾、错丢垃圾现象。经过努力,从小区1700多户每天产生的约8吨垃圾总量中,分类出的餐厨垃圾和可回收物占比已经达到75%左右,超出了同类小区的优秀水平。
星力时代豪庭小区住户为736户,小区住户少,小区开发商在设计时因地制宜地将垃圾定时投放点和误时投放点均设置在地下车库,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做好通风,减少垃圾异味;同时,将预留的4间车库设置为大件垃圾等存放处,进一步便利于居民。该小区还计划打造地下车库生活垃圾“网红投放点”,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喷涂艺术彩绘指引等方式,提升地下车库垃圾房整体环境,引导居民主动分类,推动生活垃圾“分开旅行”,目前该小区“网红投放点”设计稿已经完成。
三是规范收运,促进餐厨垃圾分离。
严格要求餐厨垃圾破袋投放,对未按要求处置的餐厨垃圾,做拒收处理。街餐厨收运车采取“定时定点定路线”的方式,固定晚上9点开始环线收运,做到“车载桶装”、“桶袋一色”、“桶车一色”,实现“专桶专运、专车专运、专线专运”一体化规范运行,统一收运到街餐厨终端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目前街道共有三台餐厨垃圾处理器正常运行,日处理量达15吨,餐厨垃圾分出率达90%,餐厨垃圾已基本实现“自产自销”。